这个时候,祈同伟还不知道:核聚变研究所顾所长这些天可忙得焦头烂额,他一意孤行地下令进行软件破解。
又在机房起火的初期下达了让所有继续工作的命令,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了三十七人死亡的惨剧。
这样的特大事故,一定要找到事故原因,还要找一个背锅的。
这次死的手下人太多,顾所长想要找个背锅的人都找不到。
因此他的目光就找上了祈同伟,有关部门也不是吃素的。
毕竟祈同伟是部级干部,前些时间还刚刚被调查过。
证实这是一个好同志,同时这样的事情也不能够偏听偏信。
对祈同伟的调查悄悄在进行,并且仅限于模拟仿真软件这一件事情上。
通过对祈同伟使用的邮箱进行技术调查,很快就查到:当天有十几个专家都收到了这个软件。
顾所长也证实:就是那个软件闯的祸。
调查组立刻地收到软件的所有专家进行走访,超能物理专家段十诚面对调查的时候,言辞十分激动。
“这个软件太厉害、太超前、太科幻了!”一上来他就用了三个太字来形容。
“具体什么个情况,您说说!”调查组的人面对这些国宝级的专家,态度是相当诚恳的。
段十诚端起茶杯,轻轻吹了一下上面的浮沫,啜了一口,这才说道:
“你们也知道我是研究超能物理的,对于我们这种研究,所有的实验数据只能够从试验中来。
全世界大型粒子对撞机就只有那么几座。
我们想要使用它,光是提出申请就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得到审批。
好不容易可以使用它的时候,使用时间短则一周,长也不过是半个月一个月。
这么一点儿时间取得的数据,我们要回来研究几年。
有疑问的时候,想要重复一下试验,又得排队,等上几年都是常事。
这样一来,我们的研究怎么能够快速突破?
自从有了这个软件后,一切大不一样了。
最初使用的时候,我们还是非常小心的。
所有的数据都是以前在对撞机上真实试验过的,也取得了详细的试验数据。
我们输入了三十组以前的试验初始数据,得到的最终试验数据跟在对撞机上取得的数据一致。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随时进行粒子束对撞试验,试验数据随时可察。
这段时间以来,我这个项目组进行的粒子对撞试验次数,已经超过了从发明粒子对撞机以来全世界的试验次数。
我的研究进展非常快,你们看,我都有时间自已泡一杯茶来喝了。
同志!这个软件就是一个世界,一定要保护好!
千万不能让它落到国外去了。
虽然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