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旁边,同样是大兴土木,一片繁忙。
不待他询问,安兴贵已主动说道:“王爷,我听修仁说,李轨听信了胡巫的谶语,说天帝将派玉女降临人间,所以他要修建玉女台,以迎接玉女的到来。
想必,这就是玉女台吧?”
李智云闻言,心中暗自叹息。
他指着玉女台旁边初现轮廓的房舍问道:“那些房屋是干什么用的?”
安兴贵看了一眼,答道:“听说,那是为玉女修建的庙宇。”
李智云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只见整个工程浩大无比,工地上起码有几千人。
那些士兵和民夫,衣裳破旧、面黄肌瘦,显然每天都承受着繁重的劳动。
他们的眼神中,既有疲惫,也有无奈,仿佛是在诉说着无尽的苦难。
李智云眉头紧锁,缓缓道:“饥荒之年,如此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实非明智之举!”
安兴贵闻言,叹了口气,道:“谁说不是呢?修建这座玉女台耗费巨大,凉国百姓苦不堪言。
可李轨这个人十分迷信,对胡巫的谶语深信不疑,没人能够劝阻他。”
众人围绕着正在兴建的玉女台转了一圈,然后才心情沉重地走开了。
清晨时分,阳光透过官衙的窗户,斑驳地洒在梁硕的身上。
他坐在案桌前,面对着桌上摆放的几件公文,却无心处理。
他眉头紧锁,正为如何劝说李轨之事大伤脑筋。
就在这时,一名差役走了进来,拱手禀报道:“大人,李公子来了。”
话音刚落,一位年轻公子已经跨进了门槛。
他大约二十出头,面容白皙如玉,穿着凌罗绸缎,身上佩戴着金银珠宝,看上去风流倜傥。
此人正是李轨的儿子李仲琰。
李仲琰不请自来,梁硕抬起眼皮瞧了他一眼,并未起身相迎,只是抬手对差役示意了一下。
差役会意,转身离去。
李仲琰见梁硕对自己并不敬重,心中有些不悦。
但既然有求于人,他也只能暂时隐忍。
李仲琰打着哈哈道:“梁大人,一大早就忙着办差呀?也不喝杯茶,真是辛苦了。”
说罢,自行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梁硕将目光投到他脸上,神色严肃地:“李公子,你来找老夫,所为何事?”
李仲琰微微一笑,道:“梁大人,我来是想问问,吴昊递补昌松县令一事,可有着落了?”
梁硕一听,皱起了眉头,道:“李公子,朝廷官员的任命,自有法度可循,岂能私相授受?”
李仲琰一听,顿时不快,板起脸来道:“不就一个小小的县令吗?难道本公子这点面子也没有?”
梁硕闻言,面容更加严肃,斩钉截铁地:“李公子,不是老夫驳你的面子。
老夫受皇上信任,执掌机枢,自当奉公守法、不徇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