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年秋的账本,“他忽然将抹布甩在石磨上,“杨家沟的堤坝款。“
许瑶望着铁盒里五颗裹着玻璃纸的薄荷糖,突然想起去年腊月三姐托孙志强捎来的麦芽糖——那些黏糊糊的糖块总裹着供销社包点心的油纸,纸角印着褪色的“1973“。
夜露打湿了老槐树的枝桠,薛寒从裤兜掏出团皱巴巴的卷烟纸。
许瑶借着月光辨认出纸上潦草的算式,七三年秋的工分记录与粮站收购单的数字像错位的齿轮,怎么都咬合不上。
“三姐家的鸡窝。“
薛寒忽然用鱼叉尖在泥地上划出歪扭的箭头,“去年冬天新砌的。“
许瑶想起那些掺着碎瓷片的黄泥,此刻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白。
当第一声犬吠撕开夜幕时,她攥着薛寒的袖口钻进篱笆墙的阴影里,指尖触到他袖管里藏着的硬皮本——那是许父咳血时都不肯离身的家庭账本。
三更天的梆子响过三遍,薛寒蹲在鸡窝旁捏碎块黄泥,碎瓷片上残存的蓝印花纹与许家被三姐借走的腌菜坛如出一辙。
许瑶翻开账本的手忽然颤抖,七三年九月十七日那页,父亲用红笔圈住的“药费五元“旁,沾着抹淡褐色的痕迹——正是三姐最爱往鬓角抹的茶籽油。
晨雾漫过打谷场时,许瑶在薛寒的军大衣里翻出半截铅笔。
他们蹲在村委后墙的草垛旁,将碎瓷片与账本并排摆在磨刀石上,薛寒粗粝的指尖划过那些错位的数字,忽然在她手背按了按:“等会我去找拖拉机。“
日头爬上祠堂飞檐时,村长披着满身杨树皮碎屑推开院门。
许瑶望着他沾满泥浆的千层底布鞋,忽然想起昨夜薛寒塞给她的薄荷糖——此刻正在铁盒里叮当作响,像在应和远处突突驶来的拖拉机声。
“七三年秋的账本,“薛寒将鱼叉重重戳进晒谷场的石缝,“该在杨家沟的堤坝里。“
三姐尖利的笑声刺破村委会的窗纸时,许瑶正把家庭账本摊在蒙着红布的八仙桌上。
煤油灯将三姐鬓角的茶籽油映得泛光,她染着凤仙花汁的指甲戳向许父的字迹:“瞎子记的账能当真?“
薛寒忽然将拖拉机钥匙拍在桌角,金属撞击声惊飞了梁上的家雀。
许瑶望着钥匙上沾着的黄泥,突然从账本夹层抽出张泛黄的供销社票据——七三年九月十七日的五元药费单,盖着鲜红的“现金付讫“章。
“赊账买的药能开现金票?“许瑶嗓音清凌凌的,惊得三姐鬓角的夜来香都在颤。
人群中的窃窃私语突然被孙志强的咳嗽声打断。
三姐猛地扯开靛蓝头巾,露出眼角刻意揉红的泪痕:“谁不知道许会计最疼闺女?
当年为给你买的确良衬衫,连“她忽然瞥见薛寒从拖拉机座垫下抽出的碎瓷片,染着凤仙花的指甲在红布上抓出五道白痕。
许瑶摸向铁皮糖盒的手被薛寒的体温裹住,他掌心的机油味混着薄荷香,将她指尖的颤抖尽数熨平。
当村长举起那张被夜露浸软的借条时,晒谷场方向忽然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尘烟里翻飞着七三年秋的账本残页,像群扑向灯火的灰蛾。
阳光如淬火的镰刀劈开晨雾时,许瑶将铁皮糖盒里的物件倾倒在八仙桌上。
五颗薄荷糖滚落在泛黄的书信旁,玻璃纸折射出的七彩光斑正巧映在三姐剧烈起伏的胸口。
“七三年腊月初七,“
许瑶指尖按住张布满折痕的信纸,“三姐托孙志强捎来的谢礼。“信纸上歪斜的“代买麦芽糖二斤“字样,与家庭账本里同年同日的“赊糖五元“墨迹如出一辙。
薛寒忽然用沾着机油的手指戳向糖纸:“油印。“他粗粝的指腹抹开玻璃纸边缘的褐渍,供销社包点心的油墨牡丹在晨光里纤毫毕现。
人群里突然炸开李寡妇的惊呼:“这不是去年我送三姐的煤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