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成为乔布斯 > 第37章 比尔·盖茨来访(1)

第37章 比尔·盖茨来访(1)

作者:(美)布伦特·施兰德 里克·特策利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笔趣阁 www.bqg.so,最快更新成为乔布斯 !

    1991年7月21日下午,5个人聚在史蒂夫家里,他的新家在帕洛阿尔托。那是一个星期天,天气格外闷热,气温飙升到90华氏度以上,史蒂夫没开空调,屋子里同样闷热不堪。史蒂夫和劳伦刚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里的阿赫瓦尼酒店度假回来,几个月前,他们就是在那家乡村酒店举办了婚礼。

    这座房子是史蒂夫不久前刚买的,他和劳伦都不想让孩子在伍德赛德那座年久失修、与世隔绝的房子里长大,他们希望孩子们能生活在更加靠近市中心的区域。这个安静的小区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步行就能到达附近的学校和市中心。史蒂夫的第一个孩子丽萨也和她的母亲住在附近,她已经10多岁了。房子里有巨大的木梁,金门大桥的混凝土架构也是以木梁为原型建造的。从湾区的标准来看,房子显得朴素低调。(约翰·拉塞特开玩笑地把它称为“汉泽尔与格蕾太尔”[1]的房子。)自买下这座房子后,这里就一直是史蒂夫的家。

    后来的几年里,史蒂夫和劳伦对房子做了些小改造,不过没有很大的变化,他们还买下了毗邻的一块地,用来种蔬菜和鲜花。那年7月,夫妻俩刚开始打理花园没多久,园子里已经长满了西红柿、向日葵、四季豆、花菜、罗勒和莴苣。房子的两面靠马路,他们在房子的四周种上了北加州当地的一种野草。有些邻居一开始还诸多抱怨,不过大部分邻居都表达了欣赏之情。园子里种植的植物品种和颜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开满了绚烂的向日葵,夏天肆意生长的野草在风中摇曳。园子的四周没有墙,只有一圈矮篱笆把园子和人行道隔开。房子甚至都没有车库。史蒂夫和劳伦很少使用那扇木质的正门,大多数来访者都把车停在大街上,就停在史蒂夫的保时捷或奔驰座驾后面,然后从花园的门进来,穿过花园敲厨房的门,不过很多时候为了通风,厨房的门是开着的。

    这是我第一次去他家,之后10年我去过很多次。当天参与采访的有我、摄影师乔治·兰格(George Lange)和他的助手,史蒂夫让我们走厨房的门,那天厨房的门是开着的。另一位尊贵的客人显然没得到从后门进的指示,或者他忘记了。他比约定的时间晚到了15分钟,敲了敲正门的大门环,示意他到了。史蒂夫和我走到正门迎接他,比尔·盖茨向司机挥了挥手,示意其离开。握手后,我们进了屋。

    这座房子比伍德赛德的房子小很多,家具也很少。客厅的墙上斜靠着几张装了镜框的安塞尔·亚当斯的作品,还没挂到墙上。他家的高保真音响是发烧友级的,几台落地音箱靠着一面墙整齐地摆放着,一百来张黑胶唱片堆在地上,有些装在盒子里,有些随意地放在音响边。

    客厅里只有两张埃姆斯躺椅,躺椅前放着脚凳。比尔和史蒂夫坐在两张椅子上,我坐在脚凳上。比尔时不时会起身活动一下,或是坐到另一张脚凳上,史蒂夫光着脚,大部分时间都盘腿坐着。乔治在房间里随意转悠,在两人说话时不停地拍照。

    这是两人第一次接受联合采访,历史上两人一共只接受过两次联合采访(另一次是在16年后,一场高科技商务会议上)。我安排这次采访主要是为了给《财富》杂志撰写封面报道,纪念IBM推出个人计算机10周年,顺便探讨电脑产业的未来发展。把比尔请来相对比较容易,虽然他当时正跟朋友安·温布蕾(Ann Winblad)在海边度假,但他愿意终止度假来接受采访。温布蕾来自明尼苏达州,以前是程序员,现在是风险投资家。和比尔一样,温布蕾也喜欢在度假时带一摞很厚的书,他们一起看书、一起探讨。比尔从几年前就开始跟未来的妻子梅琳达·法兰奇(Melinda French)交往,不过他依然会和温布蕾一起度假,一起度过“思考周”,梅琳达对此完全知情。

    史蒂夫却很难请。和比尔不同,他给这次采访设定了很多条条框框,最主要的一条是必须在他的地盘上进行,而且比尔必须在那个特定的周日到他家。这次采访打破了史蒂夫与媒体打交道的基本原则—只参与推介公司产品的采访报道。这次独家采访完全不受外界干扰,史蒂夫也没有机会兜售他的产品,因此我不介意满足他的要求。

    比尔·盖茨和史蒂夫·乔布斯的职业生涯在某些方面是交汇的,这些交汇点谱写了个人电脑产业的发展历程,也说明了为什么史蒂夫在NeXT如此失意,为什么重回苹果后却能扭转乾坤。尽管《财富》给采访定下的基调主要是回顾过去,不过大部分时候都在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探讨这两个男人将如何塑造未来的电脑产业。比尔和史蒂夫的个性截然不同,看待电脑产业的角度也不一样,不同的角度正反映了他们不同的个性。《财富》将两人视为个人电脑产业革命的共同推动者,这一定位无疑是正确的,两人还将携手推动个人电脑产业未来20年的发展,不过在1991年,要做出这样的预言还为时过早。从Apple II的推出到史蒂夫2011年去世,在这35年的时间里,从智能手机到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从最便宜的笔记本电脑到推动500强公司发展的大型主机,两人截然不同的理念将决定多类产品的设计、制造与营销。

    1991年,不同的个性将这两位30多岁的年轻人(史蒂夫36岁,大比尔8个月)推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史蒂夫的事业正处于下降期,比尔的事业则蒸蒸日上。一个简单的事实足以证明比尔的地位:《财富》封面故事的主题是回顾IBM推出个人计算机以来,个人电脑产业的10年发展,但杂志社根本没打算采访IBM员工,因为早在IBM推出第一台个人计算机之前,比尔就把主动权牢牢地握在了自己手里。IBM买了微软的MS-DOS操作系统,却没有禁止微软把操作系统卖给别人,从而拱手让出了控制权。这样的开局意味着到1991年,决定未来产业发展的人不是IBM,而是盖茨。

    比尔与IBM的过招儿意味着他看到了IBM没有看到的一点:IBM正在寻找的操作系统软件将成为整个电脑产业的基石。操作系统管理着数据流,让程序员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的信息处理能力。程序员要完成一项任务,半导体芯片和电路是完成任务的载体,操作系统就如同在程序员和半导体芯片之间架起了桥梁。标准化的操作系统能让整个电脑产业受益,也会给开发公司带来巨额利润,只有比尔意识到了这一点,其他人都没有。

    回到1981年,那时史蒂夫正在苹果钻研足以震撼世界的电脑,盖茨却在实施一项更伟大的计划。IBM一直在大力推广个人电脑,特别是向企业界推广,它很快便超越了其他竞争对手,包括苹果。随着IBM个人电脑的普及,微软MS-DOS操作系统的市场份额也在上升,只有苹果的操作系统可以与之相匹敌。但苹果没有授权其他电脑生产商使用它的操作系统,盖茨却把MS-DOS操作系统授权给了很多生产商,比如康柏、戴尔和捷威(Gateway),这些新来者很快后来居上,超过了IBM。IBM的个人计算机主要有两个标准配置:微软的MS-DOS操作系统和英特尔的微处理芯片,这些新来者生产的克隆电脑同样有这两个配置,却比IBM的电脑运算速度更快、更敢于创新。比如,首先推出便携式个人电脑的是康柏而不是IBM,从而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盖茨与这些小公司签订的授权条款与IBM是完全相同的,鼓励了克隆生产商的发展。微软的程序员也在不断地完善MS-DOS系统,为未来Windows的诞生奠定了基础,Windows支持图形界面,图形界面正是史蒂夫在丽萨和麦金塔电脑上率先尝试的。Windows很快成为除苹果之外所有个人电脑的标准操作系统。到1991年,比尔·盖茨的操作系统占据了个人电脑90%的市场份额。另外10%的市场份额是谁的呢?是苹果的,苹果正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越来越没有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