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红楼第一狗仔 > 第17章 绝不可忍

第17章 绝不可忍

笔趣阁 www.bqg.so,最快更新红楼第一狗仔 !

    周氏张了张嘴,瞪着邢忠,咕噜一声,许多血水从她的嘴里涌出来。周氏最后艰难地哼哼两声,终究是咽气了。

    邢忠依旧在骂,抬起腿儿还要上脚踢,却被衙差及时拦下。

    邢忠连忙对宋奚喊道:“大人,我不认这个贱女人是我妻子,我要休了她,现在就休!我绝不能让这个晦气贱货玷污我们邢家的名声。”

    宋奚看都没看邢忠,只负手背过身去。

    这时候,门外响起孩子的哭声。贾赦忙关上门出去,以免让两个孩子看见他们母亲的尸体。

    屋内,宋奚一言不吭。邢忠却没眼力,还哭闹着求宋奚评理。衙差哪容他造次,立刻呵斥他闭嘴,否则三十杖伺候。邢忠这才老实了,站在一边儿歪着嘴不作声。

    宋奚见他此状,知多问无意,便将后续事宜交由府丞柳之重和通判们酌情处理。宋奚随即出了门,看见贾赦正蹲在院东边耐心地哄着俩孩子。宋奚便多看了他两眼。

    贾赦让邢家下人把孩子抱走后,回身便发现宋奚看自己,以为他有什么话要特别交代,便走主动走过来。

    宋奚略犹豫了会儿才开口,“周氏已死,邢忠的罪名无据可依,怕是……”

    “我懂。”贾赦道。

    “那走吧。”宋奚说罢,就率先大迈步离开。

    贾赦扭头看眼门紧闭的邢家正厅,仍能听见屋里面邢忠发出的怪腔调。他狠狠地皱了几下眉头,才转身离开。

    出了门,贾赦见宋奚还站在马车前还没走,便前去行礼告辞。再有邢夫人尸体的事儿,他也想和宋奚商议一下,是否能尽快送回荣府。

    不等贾赦开口,宋奚便道:“夫人的尸身现在就可领走,文书回头再补便是。”

    贾赦谢过宋奚。

    “节哀顺变。”宋奚最后看眼贾赦,便乘车而去。

    贾赦先派人回荣府找几个身体壮实的婆子,他则在原地缓了缓神儿,而后奔福来客栈搬运尸身,之后才回到荣府。

    荣府已经挂了丧幡白布,王熙凤从得到邢夫人身亡消息后,便开始张罗这些,事情倒做得十分麻利。

    贾赦刚进府门,便有许多待命的下人们迎上来。管家赖大打头阵,跟在匆匆前行的贾赦身后,询问邢夫人死因等等。

    贾赦一概不回,只针对于丧事告知赖大,要他一切全权听从王熙凤的调派。

    贾赦随后便面见贾母,将事情经过简要回报了一遍。

    贾母起初是落了几滴泪,感叹邢氏可怜。但当她听到贾赦提什么忤作验尸结果,便开始非常吃惊,她万没料到贾赦竟然让仵作动了邢夫人的身体。

    贾母连忙打断他道:“验尸的事儿,你太鲁莽,怎的不回来跟我们商议后再做决定?随随便便就让其他男人动你妻子的尸身,你竟然也能忍得住。这种事儿回头若传出去,你叫我们荣府的脸面往哪儿搁。”

    贾母口气非常不满,连带着打量贾赦的眼光都好像在看怪人一样。

    贾赦一是因为心情不好,二也是怕贾母等人着急,所以叙述比较简短明了,女仵作的事儿他觉得不重要,也就没特意强调。邢氏才刚死,死得不明不白,贾母竟然没有一点点真正的怜悯之心,去好好关心一下这可怜女人到底因何亡故,反而首先想到的是她们面子的事。

    贾赦很寒心。

    这时,王夫人发出低叹,附和贾母:“是啊,这事儿最好能瞒住,可就怕衙门那边儿的嘴堵不上。”

    贾母就更气,责怪至极地瞪着贾赦。

    “现在是人死了!邢氏她被人谋害死了!你们不去同情,不去可惜,不去想着为她伸冤,还在顾什么狗屁脸面,是不是太阴狠恶毒了。”贾赦红着眼瞪着屋里这些人,狠厉道。

    “混账,如此高声叫喊,成何体统!”贾母拍拍桌,怒气冲冲对着贾赦甩脸。

    贾赦冷冷斜睨一眼贾母,转而环视屋内这些围观他的众人,忽然笑了。贾赦端起手边那碗不知是谁喝剩下来的冷茶,举起来,当着众人的面儿,丢在了地上。他随即撩起袍子,快步离去,任谁如何叫他也概不理会。

    众人都被贾赦的反常惊到了,个个默不作声。

    王熙凤望着贾赦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过了会儿,她便急忙忙回房,打发贾琏去探探贾赦的口风。随即赖大来报,王熙凤得知丧事会全权交由她来办理,倒有几分得意了,这就开始张罗,事无巨细地去操心。

    贾琏听闻老爷回房后,便闭门拒不见人,就不敢去打扰,回去只再三嘱咐王熙凤一定要办好邢夫人的丧事。但对于丧事规格大小,王熙凤却心里没数,问了贾母王夫人,都说按照老规矩走,但贾赦那边王熙凤也不想落下。王熙凤可是狠狠记住了得罪大老爷便会吃亏的教训,遂还是打发贾琏再跑一趟。

    贾琏这次壮着胆子敲门问询,终于被允进了屋。贾琏见老爷坐在案后看着自己,忙去行礼,又看见桌案上写了几篇东西,意欲细看内容时,被贾赦突然问话。

    “何事。”

    贾琏:“太太的丧事具体该如何办,还要请老爷明示。”

    “她是一品诰命,自有先例可考,叫凤丫头一切照规矩来就是。切记不可越矩,惹人忌讳。”

    贾琏忙点头应承,便退下了。

    贾赦随后吩咐黑猪,命他从今日起时刻关注邢忠的动向。

    七七四十九日之后,邢夫人下土安葬。

    出殡这日,除了荣府经常来往的那些老朋友们外,宋奚竟也设了路祭,叫许多宾客不禁暗暗咋舌。

    贾赦没料到他会来,自是要特意感谢一二。宋奚则告诉他,邢氏一案已经结了,邢忠之嫌疑因无实证佐证,被判为无罪。

    贾赦也料到如此,只点了点头。

    宋奚道:“我猜邢忠必定是以孩子作要挟,才令周氏至死咬定,没有坦白。”

    “她白死了。”贾赦冷笑道。

    三天前,贾赦便从黑猪的调查得知,邢忠其实早在周氏活着的时候,便跟东街钱姓寡妇勾搭上了,而今二人已然住在一起。那钱寡妇刻薄寡恩,时常殴打邢忠的一双儿女,邢忠并不管事,只看着作乐。

    宋奚默默看了贾赦两眼,拍了拍他的肩膀,再未多言。

    ……

    邢夫人下葬后,荣府本该就此安静了。

    却不知哪来的传言,提及邢夫人死后被仵作验尸不保清白之事。

    贾赦得知一个抓一个,棍棒伺候之余,并以驱逐出府作要挟,终究迫得这些碎嘴下人沦落到一个咬一个的结果。贾赦便顺藤摸瓜,抓到了周瑞夫妇身上。

    一连串人证,贾赦一个不落的全部推到贾母和王夫人跟前。

    按理说到这光景了,谁都没得狡辩。

    周瑞家偏偏不认,大喊冤枉,一边磕头装可怜,一边跟贾母道:“奴婢在荣府伺候主子二十几年,会连管住嘴的道理都不懂么。老太太二太太明鉴,这事儿真不是奴婢说得,那婆子前几日挨了我的训骂,只怕是因此记恨我,才乱咬人。”

    王夫人忙为周瑞家的作证。

    “大哥,你为何非要诬赖我们?怎就不是衙门那边。”王夫人转而瞪那婆子,“你这厮快说实话,我尚还能保你活头。”

    婆子畏惧的看一眼王夫人,又看向贾赦,哆哆嗦嗦地不知该说什么好。

    贾母选择相信王夫人,责怪贾赦多事,“当日的事儿就咱们几个知道,你弟妹她为人仁厚,属下也有分寸,不可能做这种事儿。我看就是衙门那边瞎传出来的,你这混账,不分青红皂白就跑到这儿来瞎怀疑。”

    “绝不可能。”贾赦冷笑,“衙门那边的人都清清楚楚,那天给邢氏验尸的人是女仵作。”

    贾母大惊:“竟是女仵作?那你当日为何不说清楚?”

    “是你们当时连问都不问,便心怀恶意,妄加揣测,与我有何干系。邢氏之死轰动京城,宋大人动用宫中第一女仵作之事,在王孙贵胄之中也不算是秘密。谁料到你们消息闭塞,至今都不知晓。不过而今看来,倒是好事儿,可见府中有人心怀鬼胎,想借机造谣再次抹黑大房。连一个死人都不放过,你们说说这造谣人的心该有多黑?”贾赦话音刚落,便抬手,示意身后的四名壮婆子。

    这四名壮婆子,都是今早被贾赦精挑细选上来。婆子们都算知道感恩,不能白拿大老爷十两银子。她们同时撸起袖子,奔着周瑞家而去。

    有三个人分别按住周瑞家的胳膊和腿,最胖的一位直接骑上在周瑞家的身上,揪着她的头发狠揍。而周瑞家的被迫抬起的脸,刚刚好面对王夫人的方向。

    啪啪啪才刚打几下,周瑞家便被打得脸颊发肿,发髻散乱。周瑞家痛哭吟叫的表情十分狰狞,令王夫人不禁偏过头去,难以忍心再看。

    这一揍,从黄昏到天大黑。贾赦故意没让人堵周瑞家的嘴,同时也没有说他怀疑王夫人的话。王夫人怕引火烧身,此刻就不敢吭声。贾母见贾赦盛怒,而此事的确可能是周瑞家的嘴巴不严,故也没有张嘴。

    婆媳二人就都退到屋内闷坐,干听着屋外的惨叫声。

    这时,忽有婆子高举一封厚厚的信来报,“是、是给大太太的信。”

    贾母和王夫人此时正心虚,忽听这话吓了一跳。二人忐忑半晌拆开信,看到里面的青皮书时,这才反应过来信里面装着的是《邻家秘闻》,这回封皮上的名字左下侧多了三个小字,“第二期”。

    贾赦此刻就坐在角落里。

    贾母问他何时才算惩罚完毕,贾赦不吭声。贾母气得想骂他,却又没脸骂。

    无聊之下,贾母就随手打开了《邻家秘闻》观看,待书眼看翻到一半时,贾母整个人突然哆嗦起来,她瞪大眼,气得哆嗦起来,丢了书,捂着胸口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却还是憋得脸通红,似乎气儿吸不进她嘴里似得。

    王夫人忙惊呼去搀扶。

    贾赦也走了过去,不过这时婆子丫鬟围了贾母一圈,也不需要他。他只捡起了地上的书,就在书原本被打开的那页读起,“城东有一国公府,峥嵘轩峻,人人皆说此处是书礼簪缨之族,殊不知这家的规矩尚不如城西张老汉家本分。此府中,老母亲坐镇高处,令袭爵长子住偏房,无爵次子住正房,”

    贾赦读到这里,停止了。满屋子的人随之都安静了,唯独能听见贾母艰难的呼吸声。

    贾赦看向贾母。

    贾母表情痛苦的眯着眼,也勉强看着贾赦。

    “这说得会不会是咱们荣府?”

    贾赦冷笑一声,故作惊讶地把书丢在了地上,不巧丢得有些远,刚好丢在了王夫人的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