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福后重生 > 第64章 一致

第64章 一致

笔趣阁 www.bqg.so,最快更新福后重生 !

    返回李秀才私塾时,胡香珊那袅袅升起炊烟的厨房内,是胡家大娘团团忙碌的身影。

    而厨房外站立的李秀才,一脸似吃了辣椒却强忍着的奇怪表情。

    待从来出门不拉栓的胡成领着胡香珊进了院子之后,李秀才扭过头来望了望他们姐弟俩个,突然间脸色涨的通红,带着些许怒意一甩袖子,道:“我真没料想到,我这后院子里什么时候要变成你们的了?”

    “怎么回事?”胡香珊一愣,被李秀才这么一甩脸子,她原本满肚子的心思顿时挪至脑后,望着胡成询问道:“厨娘不是准点送吃食的吗!?厨娘呢!?…….阿娘与你们夫子…….”吵架了不成!?

    听到胡香珊被转移了注意力,胡成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一路上,他的神经从来没像今天这样紧绷,紧绷的让他觉得十分难受,血液仿佛都流动的迟缓了。

    “阿娘之前送了些冬衣过来。原本就要走的,那边厨娘当家的带些炊饼与菜汤过来,说是厨娘得了什么急病,没法子下厨了,便让他们先凑和着这顿,饭钱也不要了。”胡成悄悄的凑近解释道:“娘觉得大家都不容易,执意给了饭菜钱外,又多给了此汤药钱。”

    阿娘做的对!人都有困难的时候,邻里邻外的,虽说该明算帐,但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一些自个儿的帮助,胡香珊觉得还是应该做的到的。

    她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随后道:“嗯!阿娘是不是还是心疼你与大兄吃不好,索性捋了袖子给你们烧饭了?”

    “结果是这样的,前头还有事儿!”胡成似是因此而回忆到了什么,捂了嘴笑了起来,再次凑近胡香珊道:“夫子不知为何,看着那饼与汤唉声叹气了一会儿,突然起身就要下厨,结果怎么也点不起那炉子,哈哈哈!”说道后头,他又开始笑了起来,道:“弄的满脸都是黑灰,娘这才看不下去的。”

    那也不至于让夫子这般表情啊!

    “那夫子不至于一脸怒意啊!”胡香珊疑惑道。

    “是啊!娘的厨艺还是不错的,而且近几年她也不怎么下厨了。”胡成被这么一提,也是觉得极其困惑道:“夫子应该高兴才对啊!”

    真是怪人!但想到之前李秀才从不请厨娘进门,胡香珊还是觉得没必要再深究,毕竟个人有个人的习惯吧!

    “行了!我们去帮帮娘!”胡香珊说着便迈步往厨房走。

    胡成这下是彻底的松了口气,他现在是宁愿去擦锅递铲,也不想让阿姐提到任何关于他私自出去斗蛐蛐儿的事。

    “好咧!”胡成欢快的跟着胡香珊,一起往厨房那儿去。

    胡香珊又怎么会看不出胡成那点子小九九呢!她看着兴致盎然的胡成,暗自无奈的摇了摇头,但还是觉得该适当引导一下阿弟,道:“什么事都有一个度,过犹不及!只要你将来能够有个安身立命的正经差事,不要玩物丧志。偶尔消遣一下,也不是不可以的。”

    “真的?”胡成眼睛一亮,他站在原地,望着自己阿姐道:“你放心,我下次不会再与人斗蛐蛐儿赌钱了。我顶多自个儿玩玩。阿姐,你可知道,我对蛐蛐儿那可是老了解了……..这一看再拿草这么一逗弄,便晓得哪个好哪个不好了……”

    这不过是一句理解性的劝导之话,就让胡成觉得遇到知音似的兴奋不已。

    看着自家阿弟那仿佛被憋闷了许久,总算像是遇到理解他的人似的滔滔不绝。

    胡香珊望了望近在咫尺的厨房,她决定还是耐着性子听胡成说完。

    重生到现在,胡香珊还真没留意到自家阿弟对蛐蛐儿这么热衷,而且若是胡成所言非虚,那么他的所谓天份,大概就在这个上面。虽然不正统,但胡香珊晓得,很多事情堵不如疏。十四岁正是少年叛逆期,她身为阿姐,有责任不让他因此走到对立面去。

    “阿姐…….”胡成终于说的爽快了,但同时他好像也意识到自己说的太多了,不禁露出焦急与忐忑,还有后悔懊恼的表情,十分窘迫道:“我……我……”

    胡香珊摸了摸胡成的头,半大的小子很不适应,他本能的要避开,但又想到面前的是阿姐,顿时又忍着不动。

    她脑海里有着胡成被人打断腿的画面,虽然记忆中没有太多的前因后果,但却是有着那所谓的听闻。

    “有爱好不要紧,重要的是识人与辨明事非。”胡香珊收回手,改为拍了他的肩膀道:“斗蛐蛐儿本身并不是件不好的事,但却极易与那些纨绔子弟与混油子们打上交道,你要小心莫要被人所诱做出一些出格的事。”

    “阿姐放心!”胡成想了想,抬起头来正色道:“我以后尽量不露出这个爱好给别人晓得,即使真忍不住,也至多在家里寻两个交好的玩,绝不沾染外头的是非,也不再与人斗气行赌。”

    不管怎么样!先这样吧!以后大不了现多多留意自家阿弟的行径。

    胡香珊给出了个十分信任与鼓励的表情,道:“嗯!我们家阿弟长大了,阿姐与阿娘真有福气,上有阿兄,下有阿弟!我们以后都靠你们俩个了啊!”

    “二丫,你怎么来了?”胡家大娘擦试着双手,出得厨房便看到姐弟俩个站在那儿,不由先是惊讶后是疑惑,道:“还有,你们刚刚说什么?什么有福气?”

    姐弟俩对视一眼,便连忙掩饰情绪,各自插科打诨起来。

    “阿娘的厨艺名动天下,能再次品尝,实在是福气!”胡香珊笑眯眯的上前,帮着胡家大娘脱下围裙,拍着马屁,道。

    “就是!快些上菜吧!夫子都馋着不行,生怕口水流出来失了身为夫子的威仪而惹了笑话,他直接到屋子里等着了。”胡成睁眼说瞎话道。

    “别这样!”胡家大娘觉得小儿子身为弟子,怎么能这样背后数落夫子呢!但是她嘴里的话,也没好听到哪儿去,道:“你们夫子性子清冷,不喜人烦,且年岁大了,便会让人误以为他有一些孤僻,觉得有些奇怪而已!”

    ―――

    李秀才确实是在屋里,但他是趴着门缝那儿一直朝外望着,当然耳朵也没闲着。

    姐弟俩那一番话,他可是都听到了耳朵里。

    对于胡香珊的看法,不由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捋着自己那一小缕胡子,他自言自语道:“果然是个极有慧根、又难得那样惠敏的姑娘,难得难得!”

    可就在这时,外头传来胡成那响亮的话语与胡家大娘低声的但十分‘特色’的斥责。

    什么叫他馋的流口水!?他连什么菜都不晓得,怎么叫流口水而失了失子威仪!?什么叫惹了笑话!?

    臭小子!

    他是隐居藏蔽久了,不愿让人察觉他的踪迹。这才渐渐的宁愿自己动手,也不愿意与人过多的接触罢了!怎么就成了孤僻的怪老头了!?

    真是气死他了!在屋子里转了好几圈,这才渐渐平复下来。

    可到底他为什么这么生气呢?

    摸了摸再次咕噜与扁瘪的肚子,闻着因摆在离他不远、且也极小的厅堂的饭菜香味,他觉得自己亏了,应该要去吃饭的。

    理了理怎么梳也不怎么齐整的发髻、整了整怎么理都有褶皱的衣衫,甩了甩那怎么洗仿佛也洗不掉的浅浅污渍袖口,在胡家母子四人久候的目光下,他施施然的走了过去。

    看着眼前两个分食小桌,男女分食!还算懂得儒家礼仪!他满意的点了点,走了过去与胡征、胡成一桌。

    那冒着热气、十分新鲜的可口饭菜与汤羹,让李夫子有着恍若隔世的久违之感,他突然间觉得自己眼眶也犹如冒着氤氲热气的热汤热菜一样,隐隐间一片朦胧。

    --------

    夕阳西下的时刻,世子三人已经装点妥当,三匹骏马上的身姿傲然挺立,马身上行李从简,使得马速更快,一直向前奔驰着意欲离开村子。

    到了村口之时,正好瞧见里长身旁那些个村里护卫押着一人匆匆行走。

    世子勒紧马绳,一旁的江义远远瞧见就一肚子疑惑,尤其是那被押的人还是他熟悉的,于是不用世子示意,江义一打马就过去,给了每人一块八分的银子,那些村子里的护卫们都认得世子三人。于是各自放心且惊喜的接了银子,便积极的回道:“这也不晓得哪儿来的泼皮,跑到胡家那儿捣乱去了。”

    “胡家?”话音刚落,世子不等程昭与江义开口,就蹙眉问道:“扰了何人清净?”

    “是胡二姑娘!”那村里的护卫不晓得世子的身份,但能看出这三人之中,以世子为首,于是恭敬的、简要的将事情经过大致说了一下,随后道:“总共两个,还有一个也不晓得走了什么路子,里长也无可奈何的放了,只余下这个,供认不讳之下,里长要咱们送到县衙里去。”

    “多谢这几位兄弟了。我们告辞!”见世子没再搭话,程昭于一旁拱手行礼道。

    江义见程昭结了尾,便也拱手拉马往世子身旁行去。但是他还是担忧的往世子脸上睃了一眼,一如既往的,什么也没瞧出来。

    只是在马往前奔驰了一段路之后,眼瞧着已经上了往燕京的官道,只听到马的嘶鸣之声响起。

    “江义,你至丰县县衙一倘。就替我问问:汝宁伯家的族学与鹿鸣书院,不晓得他相中了哪一家?”世子望着眼前那宽阔但却因冬日萧瑟而略显萧条的官道,道:“只望他能够在丰县为官,能做些实事。它日三年考核,无非税赋、盗窃、人口等,还望他能得个优!”

    这是利诱与威逼共进啊!

    “丰县虽然不是京县,但能够到这儿为知县并不是没有依仗的。”江义虽然对官员系统不怎么了解,但基本常识还是有的,世子离京一年有余,眼瞧着不日便要至燕京,可不要横生枝节的好。他不由道。

    “算你还有些脑子!”程昭拉马上前道:“那丰县知县是戊戌年的进士,没有参加庶吉士,便寻了几任外放。他虽然出身伯府,但到底是个庶子,走不了恩荫,前程全靠自己拼搏,他们这样的人家,子弟间如没有种进士的,便是没落。”故尔世子提出的条件,对于那知县来说,是十分诱惑的。何况世子让他做的可是好事。

    “奥!”江义彻底明白了,世子果然打蛇就打七寸啊!他笑道:“还是世子高明!”

    “莫要忘了与那位知县黄大人……好好絮叨一下你的所见所闻。”世子难得在江义与程昭的赞扬之中回以表情,但此时此刻却是给了个鼓励的眼神,且只要事关胡家姑娘,世子的话也就多了起来,道。

    那就意味着要将江义这些日子来,打听到的所有疑惑与线索等讯息都要告知黄大人。如此一来,黄大人但凡是个正经官员,那铁定是能破案的。这可是躺在功劳簿上,所获颇丰啊!

    江义啧啧了两声,大大咧咧的直言不讳道:“果然事情不能做绝!那个姓杜的小子,真是昏了头了,动什么歪脑筋不行啊!动到了胡家姑娘身上!活该他倒霉!”

    他的直言不讳,让世子果断闭了嘴不再搭理他。

    同时换来程昭再次投过来的不屑加鄙视眼神:什么玩意儿!大老粗一个!懂不懂一切尽在不言中!?

    ―――

    丰县的知府黄谨,出身宁阳伯府,只是历经了三代,也渐渐沦落为二三代勋贵,而他是婢生子,家中嫡母强势。他很小就明白自己只能靠科举才能谋得出路,中了进士之后没有点选庶吉士便寻了个外放,好在走了些运道,几个任期结束回京述职后,得了谨身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杨阁老的青眼,让他来到了丰县。他就更加每日自省,只为做个好官,不让提拔他的座师杨阁老蒙羞,也能为自己奔个前程,如今年近四十,只有一个嫡妻,膝下一子一女。他盼望着能升个知府,为妻子得个诰命及为孩子们各自谋个出路与姻缘。

    可眼瞧着三年任满临近考核,其管辖之下出了命案,而且看这情形颇有些复杂。

    “全都是口传,只是出示了贴身信物。一个是成靖侯世子身旁的锦衣卫佥事、另一个是成靖侯世子身旁的护卫。”有必要来传两次口讯吗!?黄谨觉得有些疑惑,但这种事暂时不需寻县丞,他拧眉寻思了一会儿之后,便速速寻了两个幕僚,现下在他这儿分别做了个钱谷师爷与刑名师爷,匆匆用了晚膳之后,上了茶后征询道:“当初我特意使了人前去,借着拿人将此案子明着传给了里长,实则让成靖侯世子与他身旁的锦衣卫知晓……有否弄巧成拙!?师爷怎么看?”

    “锦衣卫出动,通常都带着皇命!此番宫里派了锦衣卫护在成靖侯世子身边来到此处…….至于夕食时分的那个......他自称为成靖侯世子身旁的护卫…….某觉得,成靖侯世子实无必要派两人分别前来......故大胆揣测,锦衣卫定然不是世子所遣......”话说到一半,室内突然静谧,落针可闻!钱谷师爷姓钱,留了一对八字胡,相由心生在他身上印征的十分贴切,一脸精打细算的模样。

    如若锦衣卫所护之人非成靖侯世子,那便只能是……..宫里头来的祖宗!

    是谁!?不言而谕!三人顿时心中有数。

    黄瑾深吸一口气,沉声继续道:“那当初算不算是‘无心插柳?’”

    借机传话给成靖侯世子便于是示好!也是想告诉京中的世家权贵,他黄瑾其实是个好官。

    而如今的对象突然间变成了皇太孙!而皇太孙也使了人过来特意对一个县里的案子下了指示,那……..其实就是想给他一个机会,让他展现出自己是否堪配一方父母官!

    如此想来,真正是一件并不坏的事情。

    呼出一口气,三人极有默契,且先后想通整件事情。

    渐渐地,室内那一阵紧绷的气氛散去。

    钱谷师爷拱了拱手,一边眼含深意,一边娓娓道来:“两者提出的要求无甚不同,既然殊途同归,大人又何必过多发愁!?且晚间来的护卫所言更为详细,不似锦衣卫那般居于上位的吩咐…...窃以为,应是世子想通了勋贵与官道本就是两路,特意再次派人来和缓午间锦衣卫的那股子傲气,并助大人一臂之力的。”

    这便是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了!

    三人瞬间又是互相会意。

    “……我左思右想都不得其解,也唯有这样想才能勉强的圆起来。”黄谨顺着钱师爷的话,叹了口气似是感慨,但其实是心中更加有底。遂转了话题到其重点上,带着斩钉截铁的口吻道:“这个案子,莫说有人特意提点,单就那个柳家的管事,我思来想去,觉得甚是可疑。”

    “那三个死在牢里的,仵作验尸之后,发现有一些可疑的毒物。”曹师爷是刑名师爷,他为人耿直,一般轻易不插话,见黄谨与钱师爷已经将话题说到了他熟悉的份内事上,这才起身回道:“而他们一直混迹于大街上喜好耍狠斗殴之徒,从不曾听闻他们有什么叔侄,此番前来闹腾,确实疑点重重。还有那个四赖子,怎么会突然跑去滋扰村子里的百姓?当初与他一同前去的,是柳府里的管事,也是柳夫人的内侄。听闻,他虽有秀才功名,却常与市井混子们接触,讨了几笔烂款,也会笼络人,倒也有些手段。”

    “哼!什么手段!?”黄谨一声冷哼,道:“虽然柳府在县里也算是有些贤名,但也容不得他们家出现作奸犯科之人。”

    “大人英明。”钱师爷笑了笑,上前道:“身为这父母官,当务之急,便是要将此案彻底查清,还无辜之人清白,将那扰民之徒绳之以法,还丰县以清明才是!”尤其是应了锦衣卫带的那句话,其实也就是那位皇太孙借着锦衣卫的口告诉他们:青天大老爷是咱们这儿的父母官,不会冤枉了一个好人,却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这原本有些复杂的案件,不但有了突破口以便于他断案,更是因此案的公正审理而会得到宫里认可。黄瑾突然间浑身都很轻松,心情略略有些飞扬。

    三人正说着话,讨论着如何过堂事宜。外面传来禀报,说是燕京有人来寻他,是位二十之龄的杨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