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招惹疯批世子后 > 第61章 韩郎君

第61章 韩郎君

笔趣阁 www.bqg.so,最快更新招惹疯批世子后 !

    这时候的知暖,早忘了当初从京城逃出来时要看世界的梦想,也忘了在船上和阿箩许下去看海然后弄船出海的雄心,甚至她都不想在乎在京时听人说的什么,“北方不安定,柔然、铁勒时有扣边扰民之举,百姓苦不堪言。”

    她就想寻个地方住下来,好好洗个澡,吃顿热饭,再安安心心睡个好觉。

    阿箩跟她差不多,闻言点头点得无比坚定:“好!”

    两人这会也是狼狈得跟乞丐差不多,人倒是没黑,毕竟窝了个冬天嘛,然而瘦不拉叽的,衣服也是又破又旧,头发乱蓬蓬,身上脏兮兮。

    光从外表上,压根就看不出她俩是男是女!

    知暖敢保证,不管是周阿大还是永安侯世子,这会儿跟她眼对眼,都一定认不出她来。

    要晓得下山后知暖看到河里自己的倒影,不夸张地说,她都没敢认!

    这副样子挺好挺安全,至少,她们走了那么久的路,就没见谁想打过她们主意。

    甚至有心善的,经常还会在她们问路时施舍上一点吃的呢。

    当然,大多数时候,她们都是被驱赶的命。

    好在山里窝个冬天也不是全无收获,知暖在山里找吃的时候就寻摸到了好些药材。

    也幸好前世她做吃的,会用到不少中药材,所以才不至于见面不识。

    有些,她们熬冬的时候用了,有些,还是留下带了出来。

    这其中最值钱的当属那几斤当归和四根人参。

    没错,她挖到了人参。

    本来有十根的,山上日子实在太难熬,所以她们吃掉了六根,还剩下四根品相最好的。

    年份都不太长,然卖掉也足够她们生活一段时间了。

    这儿的冬天,也常有穷苦人家进山挖药材,所以知暖和阿箩卖药也不显得突兀。

    镇上就一家药材铺,划不划算的,反正都得卖。

    知暖也不太在乎——她身上的银钱,当初秦瑜补给她的四个金饼以及原来剩下的三个银饼都被她带出来了,还一点没用呢,所以银钱上并不是很缺。

    主要是,她俩是外乡人,对外说是落难流落到这里,想定居,总得给手上的银钱,准备个说得过去的来路。

    卖药得了钱,知暖跟阿箩先去寻人租房子。

    镇上就那么点大,也不是什么交通要道,要不是时不时有外族扰边,这儿一年到头都难得有外乡人过来。

    也是知暖她们运气,去岁柔然刚刚进幽州劫掠,青州与幽州比邻,当时就有许多老百姓从那边逃过来,知暖说落难,都没一个问她落的什么难,自动脑补她就是战乱下跑出来的流民。

    流民不多,地方会有相关的安置政策,许多不愿返乡的,去衙门登记造上名册,就地安置了。

    镇上做买卖的牙人对这些熟得很,给知暖一通介绍后,问她是不是有定居于此的打算,如果是的话,他可以帮忙登记,然后还可以分到田地呢。

    知暖这会已经换了衣服,是布庄买的本地老百姓常穿的粗布麻衣,仍旧是男子装扮。

    至于阿箩,她扮男子总是不大习惯,所以还是穿的女装,与知暖是兄妹相称。

    知暖的年纪,在这时代已经是妥妥的成年男丁,地方要安置,也不能空口白牙说你留下来就留了,自然是给些田地耕种才能活下去。

    很美好是吧?知暖一开始也觉得很美,细问了一下才知道,所谓分田分地都是些位置很差的老荒地,基本上很难有什么产出。

    然你一旦拿了田拿了地,你就得按人头交税。

    开荒头三年能免一些税,但其他的杂税加杂役是免不了的。

    知暖也就没拒绝热情的牙人,笑着说:“我家有个老姑姑,当年便是嫁来了此处,只因路远,这些年一直未有走动。待我寻她一寻,若能寻到,届时再谈其余事等。”

    说着,她还多给了牙人两个钱币,谢他告诉自己这些。

    白得的钱,牙人当然高兴,领着知暖她们去看房子的路上,还一个劲问她她那老姑姑夫家姓名,具体嫁在哪地方,他可以帮忙找等等。

    知暖应付得一头汗。

    好在镇子不大,很快就到地方了。牙人介绍的房子,有两处是挨着的,一处是主人家隔出来的偏房,除了小,且厕室、厨房要与人共用外,房子倒也打理得挺干净,基本她们不用怎么收拾就可以入住;一处倒是独立的院落,但房子久未住人,里头灰尘满布,且房子也很是老旧。

    两套房子价格相差不多,知暖也懒得走了,直接选定独立的那套,付了钱,其余手续自有牙人去办。

    房子定好,知暖和阿箩去街上买了盆、桶,打水把当天要睡的房间收拾出来。

    其他不管了,到街上买了点热汤面吃过,就去柜行,也即后世人熟悉的典当行买了两床旧被褥,以及一些能用得着的日常东西如锅、鼎啥啥的,搂着一路叮叮哐哐回了家。

    进屋都快要累瘫了,两人啥都不想干,烧了点水洗过手洗了脸,泡了下脚,铺床睡觉。

    不洗澡不能上床什么的,在几个月洞居生活后,压根就不存在。

    好好休息才是王道!

    两人就那么醒醒睡睡吃吃连着过了五日,才算把元气养回来了一些。

    这才开始正经收拾屋子,买柴买米买油盐啥的开火做饭吃。

    既然放话要寻亲,缓过来后,知暖自然也要做做寻的样子。

    有这五天,也足够她把亲戚的信息补充完整,然后想当然,亲,是寻不到的。

    只不过寻亲的过程里,知暖也完全摸清楚了这地方的生存和生活情况。

    一句话,是个穷地方,很穷。没啥出奇的物产,也没有什么能挣钱的地方。

    但是呢,比起如幽州、朔州、并州等地,这儿又算得上好的,主要是,即便有外族扣边,平阳这地方,也很少会挨得上。

    本地地方官还行,虽然不是多清明吧,但也没有太贪得无厌,收税征役什么的,也都还在大家能承受的范围内。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儿的定居政策真的蛮宽松,哪怕她没有户籍文书,花点钱就可以补。

    以及,外来流民分的地还挺不少的,虽然是荒地,地方也偏僻,但是地盘大呀。

    知暖和阿箩两个人,可以分地六十亩——成年男丁亩四十,女二十。

    这还是本朝高祖建国开始的田地安置政策,如今几十年下来,好些地方已经完全不可能按这个数来分了,这边还能如此,只能说,那些外族人居功不小。

    常年战乱嘛,人口发展不起来,以及,有点成年男丁,不是被征役就是被抓了壮丁去打仗,平阳作为个还算安稳的后方,这些也是免不了的。

    知暖花了一天时间,去她可能分到的地里走了一圈,回来就拜托牙人,帮她办入籍落户。

    四月十六,去年的这一天,知暖原本应该随商队离开京城的日子,在经过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后,她来到大北方,分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以及,拿到了新的户籍文书。

    这一回,她姓韩,名轩。

    名是她随便取的,但韩,是她前世的姓氏。

    她真正的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