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北魏异闻录 > 第十一章 平城娄家

第十一章 平城娄家

笔趣阁 www.bqg.so,最快更新北魏异闻录 !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本姓公孙,生长于姬水之滨,也就是今河南新郑,故改姓姬。老人家大概是在姬水住久了,潮湿导致关节痛,又把家搬到比较干燥一些的轩辕之丘,即今河南省新郑市轩辕丘,故号轩辕氏。以土德王,土本色黄,故称黄帝。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但有名有姓者只有十四人。嫡出的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另一个叫昌意。黄帝七十七年,即公元前2791年,将昌意派遣到若水(今四川境内的雅安地区),与女首领昌仆成婚,生了个儿子叫高阳。也即华夏历史上最著名的颛顼帝。昌意还有一个小儿子,名叫始均,虽不如他哥哥高阳那么出众,但也是个有志青年。黄帝他老人家看这孙子也不错,一高兴就随手画了一个范围作为始均的封地。没有具体位置,大概就是阴山和燕山以北的广袤地区,俗称“北土”。

    始均成年后,从中原挑了一批身强力壮,野外生存能力特别强的年轻小伙子和育龄少女,跟随他越过阴燕二山,进入封地,开始了对北土的经营。

    苍天不负有心人!始均不仅生存下来了,还繁衍生息,不断壮大,裂变出无数个小部落。这些小部落后来组成一个联盟,就是所谓的东胡。东胡被匈奴单于冒顿所灭,其中有一支人马逃进大鲜卑山。这支人马以鲜卑山为氏,开始了一段艰苦卓绝的与大自然抗争的生存斗争。(此段历史有待核实,不过我本人喜欢这个版本。把胡人说成是黄帝的子孙,这是添丁进口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且说,始均带领族人在北土开垦的这段日子里,高阳驾崩,由尧继位。而北地始均的族群也在发展壮大。毕竟大家都是黄帝的子孙,始均加强与尧联系,并出任尧帝的地方官,为尧帝驱逐女魃于弱水之北。(弱水,上游指今甘肃山丹河,下游指黑河,入内蒙古境内称额济纳河。)

    舜帝继承尧帝的衣钵后,始均一如既往的拥戴舜帝。对于始均的所作所为,舜帝不吝嘉许,命名其为田祖。

    到了两汉前期,鲜卑部落已经发展壮大成拥有三十六部,九十九个姓氏的庞大族群。随着人口的增长,山里的野兽捕猎的差不多了,野果也越来越少,各氏族头领聚在一起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离开鲜卑山,向祖先居住的南方迁徙。于是,他们从鲜卑山出发,一路南下到了大泽(今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呼伦湖)。本欲继续南迁,因故受阻,便在此定居下来,生产方式也从狩猎渐变到放牧。

    就在鲜卑人在大泽转变生产方式的这段时间,汉武帝和匈奴开战了。横行北地数百年的匈奴人,终于被汉武帝打得满地找牙,分裂成南北两部。南匈奴久居河套阴山一带,离大汉太近了。大汉君臣发出共同呼声:匈奴要么灭族,要么投降,无第三条路可走!

    审时度势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选择附汉,收获了王蔷王昭君做老婆。居于漠北的郅支单于选择西遁,成为丧家之犬。逃遁中的北匈奴,击败大宛、乌孙等国,在西域短暂定居下来。

    永元初年(公元89年),北匈奴被东汉和南匈奴合力击败。两年后,大将军左校尉耿夔又出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败北匈奴军,导致北匈奴彻底走向没落,大部分西迁康居国,小部分留居鄂尔浑河流域。

    三国时期,中原王朝群雄并起,相互征伐,根本无暇顾及长城以北。鲜卑人趁此良机,大举南下、西进,首先占据了北匈奴空出的大片草场。随后二度迁徙,直达阴山脚下,吞并了南匈奴故地。

    鲜卑人和北匈奴人的混血后代就是铁弗人。又称狄历、丁零、敕勒、高车人。这个新生族群的原发地就是贝加尔湖,即北海。铁佛人后来南下河套地区,建立了一个短暂的胡夏小朝廷;再后来全部融入汉族。著名的《敕勒歌》就是他们汉化以后的作品。

    西晋时,拓跋禄官率领鲜卑人在阴山之畔站稳脚跟。由于人口太少,疆域太大,拓跋禄官将拓跋鲜卑分为三部:自己亲率一部居东,在上谷之北,濡源之西,东接宇文部。即今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以北的区域。

    猗统率一部,居代郡之参合坡之北,即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一带。

    猗盧统率一部,居定襄之盛乐,即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猗盧率部迁往盛乐后,把周边的杂胡驱赶到云中、五原、朔方。后又进一步赶出河套地区。从此,自秦长城以南,杏城(陕西省黄陵县)以北,狼山以东、张家口以西的区域,由拓跋鲜卑控制,并与晋分界。直到此时,鲜卑人才算真正成气候了。

    与拓跋家族一起从大兴安岭兴起的鲜卑九十九大氏族之一的匹娄氏,始终团结在拓跋家族周围不离不弃。特别是匹娄提,与太武帝帝拓跋焘一起,在二十年的统一战争中,并肩作战,屡立奇功,因功授予真定候爵位,食邑千户。匹娄氏由此进入鲜卑勋贵行列。

    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将鲜卑皇族和鲜卑贵族的姓氏全部改为汉姓。宗室十姓分别是:元、胡、周、长孙、叔孙、奚、伊、丘、亥、车。其他贵族的姓氏如丘穆棱改姓穆;步六孤改姓陆;是连氏改姓连;匹娄氏改姓娄。由此开始,“娄”这个姓氏,除大禹衍生出来的那一支外,又多了一支姓娄的。

    魏显祖拓跋宏在位时,娄提为内三郎,负责大内的安全警卫,深得皇家信任。显祖暴崩,娄提大放悲声,逢人便说:“圣主升遐,安用活为!”

    意思是:皇帝都死了,我活着还他娘有什么意思?不如跟他一起归天吧!于是拔出佩刀自刺,流了几升老血,差点死了。不知娄候爷是真的要为拓跋弘殉葬,还是装模作样给人看,反正看上去像真的就够了。著名的文明太后听说娄提如此忠君爱主,感动得一塌糊涂,诏赐娄提绢帛二百匹。娄提因此巩固了自己在皇家心目中的地位,娄家家业也由此开始不断壮大。

    史载:“……祖父提,雄杰有识度,家童千数,牛马以谷量。性好周给,士多归附之。”

    什么意思?就是说娄家的牛马多得数不清,只能按照山谷来算。这条山谷牧三五千匹马,那条山谷放七八千头牛,谁知道呢?家里的少男少女童仆人数过千,你说老娄家有没有钱?

    这么大一份家业总不能都是牛马吧?所以,娄家的产业门类齐全,遍布大魏国境内几十个州郡。娄提老爷子喜欢做慈善,经常周济穷人友人和不相干的人。只要有人提出需要帮助,老头就慷慨解囊。如此一来,一些能人雅士吃白食的酸腐文人纷纷来投,勇当客勤,娄家一时门庭若市。

    北魏迁都洛阳时,娄提去世,娄家没有跟着南迁,就在平城扎下根来。

    娄提的嫡长子娄内干,武艺超群,力大无朋。却因为是娄提仅存的独子,既没有从军,也未出仕为官。只在家里侍奉父母,料理产业,直到去世时也是一介白身。儿子娄昭显贵,女婿官拜丞相,大魏朝追赠娄内干司徒之爵。再后来,外孙高洋建立北齐王朝,追封娄内干为太原王。

    娄内干生有二男三女。长子娄拔,继承了祖父娄提的爵位,出任大魏南部尚书。因病早逝,留有一子,名娄睿,由弟弟娄昭抚养。

    长女娄信相,嫁给段荣,字子茂。祖籍是姑臧武威人。段荣的祖父段信,十六国时在沮渠氏的北凉政权任职。北魏统一北方后归附北魏。因其豪族身份,朝廷担心其反叛,故将其整族迁徙到北疆,居住在五原郡(包头市)。这也是北魏常用的手法,将被征服国的军民编入半军事半仆役性质的营户,打乱分散到全国各地,防患未然。段信被荣养起来了,但他的儿子段连则出任安北府司马,也算是一种补偿。

    段荣喜好阴阳历算,特别专注于星象研究。正光初年(520年),也就是夏天穿越成为高欢的这一年,他对别人说:根据他观测天象,时局将有变化,不出十年当有变乱。

    有人问:在何地发生,可以规避吗?

    段荣说:“造成祸乱的本源从咱们这里开始,恐怕天下将因此动荡,无法逃避。”

    果然如他所说,三年后,影响北魏国运的“六镇起义”暴发。这家伙就是一个神棍!

    次女娄黑女,嫁给窦泰,字世宁,祖籍清河观津(今河北武邑县)。曾祖父窦罗是北魏统万镇(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镇将。父亲窦乐,怀朔镇豪富。“六镇起义”时,窦乐侵家荡产,协助镇将杨钧固守怀朔镇,与长子一起战死在怀朔镇保卫战中。窦泰身负父兄骸骨投奔尔朱荣。后来成为高欢手下大将,牺牲在与西魏的战争中。

    三女娄昭君,生于北魏景明二年(公元501年),聪明有断,雍容大度,眼光深远。这是一个神奇的女子。及笄之后,强族多娉之,并不肯行。命中注定是高欢的媳妇。

    幺子娄昭,字菩萨。方雅正直,有大度深谋,腰带八尺,弓马冠世。”意思是:娄昭的身材那叫一个伟岸,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换算成现代度量就是两米二左右。自幼聪慧,心机深沉,可见人精是天生的!弓马娴熟,武功盖世,身高和武功,可与九原吕布相媲美。

    这就是平城娄家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