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so,最快更新重生都市炼气士 !
于欣在服装进出口公司做跟单员,放单的工厂有的在外地,时不时的要去下面的县里。王哲想让于欣来他公司,骨子里坚强的于欣说,两个人在一个公司影响不好,她在公司工作一年多,各方面都熟悉了,又说两个人有一个混的好就行了,以后可以互相帮助。王哲也没在坚持,等结婚后再说吧。
弟弟王清过来滨海,兄弟俩聚了两天,前段时间太忙,在老家人来人往的,也没来得及和弟弟单独相处。这会正好,王哲将完善好的“意念呼吸法”及“五形身法”全部传给王清,在空间世界里虐了他无数遍,言传身教的让他熟悉。又一遍遍的叮嘱着他,到了学校该如何如何。
王清从小就崇拜王哲,从懂事起,哥哥一直挡在他和姐姐前面,就没人敢欺负他和姐姐。现在听着王哲和老妈一样的唠叨,心里没有觉得一点烦,连连的答应着。
看着弟弟提着大行李包走在前面,王哲才恍然,高了自己小半个头,已经二十二岁的弟弟已经是大人了。
这半年来,王哲也结识了一些人,通过熟人买的软卧票,火车是从岛城方面开过来的,直接将王清送进了车厢安顿好才下车。
“王哲?”快到出站口听见后面有人喊他,转过头来的王哲看到是李春,停下来等他。等看到李春后面跟着的贺老,王哲赶紧迎上前去扶着老人家。
李春毕业留校,是王哲上大学时他们班的辅导员,现在应该是院团高官了吧。至于后面的贺老,全名贺觉民,王哲在滨海学院上学时,贺老已退休,但不定时会在学院里教教书法。学生时代的王哲虽然成绩不算很好,但字写的还行,加上又是艺术系的,所以每次贺老讲书法课,王哲都会去听。
回家和爸爸聊起来,才知道贺老曾在龙城工作过,高小时教过王哲爸爸。再后来王哲爸爸来滨海专门和王哲一起拜访过贺老,有了这层关系,在学院时,贺老对王哲有过多番照顾,尤其是在书法上对王哲的教导,让他后来获益匪浅。
贺老的字写得非常的有筋骨,在东海省算是书法名人,现在应该还担任着滨海市书法协会的会长。刚正了一辈子的老爷子不会来事,后来在书画需要炒作的年代被选下去了。
“贺老,您这精气神是越来越足了,说您才六十都相信。”扶着贺老的王哲不停的夸赞着。
“都毕业好几年了,平时还练字不?在学校时你写字也是数一数二的,不要因为工作忙就放下了。”年近七十的贺老捻须微笑,对王哲这个徒孙辈小子还是比较满意的。
“谢谢您老的教导,这几年空闲一直在练字。几年的社会锻炼,也有了一些感悟,改天有空再请您老点评点评。”王哲自信的说道。
当老师的爸爸对王哲从小写字就要求特别严,所以王哲的钢笔字、毛笔字都很过得去眼,这也是王哲上学时乐此不疲的炫耀点。后来学了美术,写字时开始追求潇洒、韵味,觉得自己写的字更漂亮了。
记得贺老第一次给他们讲课后,点评学生的作品时,看到同学们都羡慕的看着王哲写的字。贺老看了后对王哲说:你现在写字不要去考虑什么格调、气韵之类的东西,特意去追求好看,匠味十足,你的书法已经走上歪路了。
和贺老熟悉了后,闲时两人坐在一起讨论,贺老就说,气韵和高格调不是书法初学者该去关心的东西,它是积学有年之后,学养与见识到了一定程度才可能在你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它不是靠“追求”而得来的,它是自然而然的就有的。
又说现在学书法的人大多比较“自信”,并且没有什么耐心,所以往往一开始就追求“气韵”与“高格调”,希望一蹴而就,信手拈来,当然他们的天赋与能力肯定是不够的,那么他们就会采用“做效果”来达到目的,这也就是他们走上歪路的开始。
贺老教育着王哲,你写字已经有了基础,还要时常找些文史哲学类的书来读,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拓展自己的思路。要想在书法艺术上取得成就,耍小聪明是肯定不行的,一味蛮干不去思考也是走不通的,这要由聪明人去下“笨工夫”才行。
后来王哲师从贺老,从学写篆书开始,回到书法最初的样子。从横平竖直开始,从中锋用笔开始,从圆起圆收开始,一步步的感受着华夏书法的那种大气磅礴、结构对称的美感。俗话说:只有先学会走,才能学会跑。书法的学习也是如此,四年的努力,让王哲的书法已经入门。
说了几句话,才知道贺老和李春去岛城联系三国书法交流的具体事项。
随着华夏国这几年经济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倭国和棒子国在东海省的东部沿海各城市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离得近的滨海市也想分一杯羹,市里准备了一场三国书法交流会。
做为东道主城市的书法协会会长贺老去岛城邀请对方,贺老做为学院的返聘教授,李春临时陪着。出了车站,看到接贺老一行人的车坐不下,其中的年轻人要打车,王哲赶忙说他送贺老。
看着停在面前的豪华奔驰,贺老和李春愣了。坐在车上的贺老问起王哲现在的工作,知道是港商投资的,对这个学生还算满意。吩咐李春回去给王哲准备份邀请涵,到时候去参加书法交流会,可以结交一些人。
四月的风,暖意之间偶尔还夹杂着一丝丝的凉意,不热也不冷。踏入博物馆,空旷的大厅,浑厚的氛围,瞬间从外界的浮燥置身于历史气息中。整个二楼展厅近2000平方米,现在来的人还不多,王哲慢慢浏览着挂在墙上的展品。
作为华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书法艺术对华夏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传承有过巨大贡献。按道理,书法在文化传统深厚的华国应该受到礼遇,但从历史进程及前景来看,其境况不容乐观。
华国发明了火药后自己拿来制作烟花爆竹,但是西方国家造成了大炮!华国发明了指南针用来看风水,可是西方国家用来导航!终于驾驶大船利用大炮好好侵略了一番华国!王哲对此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一直是痛心疾首!抓获愤青一枚,哈哈。
看着展厅中挂着的书法作品,看着下面标注的作者,以现在王哲的知识储备,自然看得出局限于一地的滨海书法作品比小岛国、棒子国精挑细选出来的作品差了一大截。
书法,这门源自华夏、源远流长的修身养性的艺术,自从华国实行了简体字之后,不得不说,我们国家的书法水平就大大退后了一步。在王哲看来,同样的书法,简体字和繁体字是绝对不同的。
再想想华国有一段时间的破四旧,以后再随着电脑的普及,对于书法,更是一大浩劫,人们连硬笔都用之甚少......好嘛,这一番折腾之后书法爱好者倒下了一大半。书法艺术更像是已经没落的历史陈迹,抑或文人雅士闲逸时的生活点缀。
而倭国、棒子国都非常注重华夏民族的传统,华国书法是两国“书道”、“书艺”的源头,一直影响着两国的书法发展。书法之热度,现已超过了书法的母国华国。这种社会氛围对两国书法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对人的心灵世界起到了春风化雨般的塑成作用。
想想前世书法炒作时代的“江湖体”,没有那么多条框标准,光想着释放天性,极尽的张牙舞爪之能事,至于有没有内涵,有没有风骨,一概不用关心,只要让人乍一眼看上去觉得我潇洒不羁就行。
“江湖体”因为不需要复杂笔法,不需要笔力、笔势等的辛苦练习,也不需要考虑收放章法等等,因此学习起来简单。没有经过训练学习的孩子,看不出每个笔画之间到底用了哪些力量对比,这纤毫之别到底别在哪里,这些书写到底蕴含了多少功底和文化底蕴在里面......孩子们看不懂黄山松美在哪,只觉得圣诞树才好看,而且装饰越多越好看......
再想想前世所谓的行为艺术家,用眼写字,用脚写字,连针管喷墨都能功成名就的“书法大师”们,王哲心里不由一阵吐槽。
人类天性是懒惰的,认真临帖、多年积累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困难的,因为没有耐心。毫无疑问,书法艺术在一个这样的氛围里谈何发展,遑论其传承与延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