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国重器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别人家的孩子

第一百五十一章 别人家的孩子

笔趣阁 www.bqg.so,最快更新大国重器 !

    这个时代,组织考试,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

    前期要召集教师,封闭出题,拟出各个专业、科目的试题,然后交由印刷厂进行印制。

    为了保证考题不会泄露,在此期间,出题教师、印刷厂员工,以及与他们接触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封闭待遇,不得与外界有任何联系。

    然后是各个分级考点,接受考生报名,按人数联系各大中专学校,设置考场。而这些学校为了腾出地方,又会对本校的教学计划做一定调整,保证在这几天内,考生不会受到干扰,可以全力应考。

    每个考场、每个教室,又要临时聘请各个学校的老师,前来担任监考。

    为了考试公平,还会派出巡视员,挨个考场进行巡查,以避免作弊现象。

    试卷采用密封袋包装,贴上封条,加盖公章。考前才提取出来,分发到相应的考点。在每科考试前,才能当着考生的面,撕开纸袋,分发试卷。

    考试完毕,所有的试卷都会被回收,然后在侧面姓名、考号等边条处贴上封条,让阅卷老师无法得知考生是谁,保证阅卷的公正性。

    每一个科目,都会抽调数十名老师,集中阅卷,采用流水形式,各自负责一块。

    对于有标准答案的选择、填空等题还好,若是考核考生思维能力的主观题,阅卷老师需要从密密麻麻的一堆字中,勾选出相应的重心,判断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阅卷完毕,还要经过一次交叉复合,以确认是否有误判、漏判的地方。

    假如两个教师存在意见不同之处,则还会交由阅卷小组进行讨论,集体作出结论。

    故而一次阅卷,拖个十天半个月,都是寻常。

    对于许多参加阅卷的老师们来说,这段时间无异于坐牢一般,辛苦异常。

    阅卷结束并不意味着成绩就出来了,还需要核对试卷上考生的姓名、考号、身份证等信息,一一归纳汇总,填到相应的表格之中。

    这又是一个极其繁琐,且用时甚长的阶段。

    汇总完毕,同样要经过多次交叉复核,确认成绩是否填到了正确的考生名下,数字是否写错、有无人为涂改等等,耗时费力之后,才会作为最终备案的依据。

    经由各省教委盖章认可,才算可以对外,公布成绩。

    这一系列流程,在这个完全没有自动化,全靠手工操作的时代,可谓是非常浩大之工程。

    尤其是在高考,这类举国瞩目的考试中,还会惊动地方政府,在防暑降温、交通、安全、如何布置一个安静的复习考试环境等等方面,做出相应安排,调动各个相关部门,甚至是动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全力给予保障。

    可以说,每次大型考试,就是一次举国动员的组织力、执行力检验。

    无外乎在古代,科举考试,尽管参考人数只有现代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却也只能分地区、分阶段,先县试、后省试,最后中举的举人才赴京赶考,每个阶段都间隔相当长时间才举办一次。

    要是年年都像高考这样,全国从京城到地方,所有部门都来次总动员,以古代羸弱的组织体系,根本做不下来!

    考试过后,第十九天,第一批成绩终于汇总出来,呈递到了省教委办公桌上。

    考生:白云天

    身份证号码:05011979071

    考号:XXXXXXXXXXXXXXX

    考试科目: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成绩:100分

    自动控制理论成绩:100分

    机电传动控制成绩:100分

    材料成型技术成绩:100分

    全满分!

    ……

    白云天的成绩,第一时间就被教委的工作人员传了出去,然后迅速经由亲戚、好友、同事的关系网,扩散开来。

    本来已经略微有些降温的热潮,刹那间再次爆发,并且其影响的幅度与广度,比上一次还要来得猛,来得强烈。

    “跨专业考试,我是不赞成的。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光是学好一个专业,就已经相当吃力——这还仅仅是指学懂,还没说学好!像白云天这样,一次报四个专业,如果是在我们学校,我是坚决不会允许的!”某大学的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语气非常尖锐。

    不少高校的老师,都赞成他的观点。

    许多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只是表达着官方观点。而在私下,他们却抱怨道:这样的学生,让他们如何管理?

    但也有许多教育系统的教授,对此持反对意见。

    “我们要承认天才的存在!这是一个事实,不是我们遮住眼睛、捂住耳朵,就可以的当它不存在的!白云天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同时报考了四个专业,跨度极大,甚至我们许多教授都无力挑战这种高难度的考试。然而他,却全部通过,而且是满分,这就非常了不起!对于这些天才,我们用教普通学生的方式,去管理他、限制他,这不是在教他,而是在害他!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始终上不去,就是这种僵化的思维,阻碍了部分如同白云天一样的尖子生,快速成长的通道!”某位教育系统的老教授,痛心疾首地大声疾呼,要给白云天这样的特殊人才,更为宽松的环境,帮助他茁壮成长。

    电视、报刊、媒体上,白云天这个名字反复出现。随着时间流逝,讨论的重心,也从对他个人的评价,转为对教育制度、教育方式的反思上。

    为了是否应该对如白云天一样的天才,给予特殊照顾,正反双方唇枪舌剑,纷纷引经据典,争得面红耳赤。

    在此过程中,最令学生们痛恨的“别人家孩子”名单中,新增添了一个名字。

    白云天!

    “你看看你,要是你像白云天一样……”

    “你不要我管,行啊,你要是能做到像白云天一样,同时拿到四个专业的满分,我就随你去!”

    “我也不要你像白云天一样,但起码你要能考上大学啊!”

    各种以白云天为例的魔音,从家长们的口中飞出,灌入孩子们的耳中,令他们痛苦不堪。

    白云天,你这个混蛋!

    你害了多少人啊!

    无数的莘莘学子,都发自内心地,发出了愤怒的吼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