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赵德芳贤王之路 > 3.第3章 原型人物说明(笔者史实分析)

3.第3章 原型人物说明(笔者史实分析)

笔趣阁 www.bqg.so,最快更新赵德芳贤王之路 !

    【八贤王名号】

    史上并无“八贤王”爵号,“八贤王”也亦非皇子排行第八的“八王爷”,所谓的“八贤”来源于后世所演的戏剧中:一亲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晋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此乃“八贤王”

    【黄金锏】

    “八贤王”赵德芳曾有一柄先帝所赐的黄金锏。

    第一、这里所说的“先帝”大多数说法是宋太宗,而据闻,曾赐过金锏的皇帝为宋太祖。

    第二、据闻,宋太祖曾赐次子德昭金锏一柄,此为“八贤王”的权力象征又增添了色彩。

    【八贤王人物原型】

    赵德芳:宋太祖幼子,生母不详,生于959年,薨于981年三月已酉,三子二女。

    (开宝八年七月出合,封团练使,年十六,与焦氏大婚---其父为大宋开国功将之一的焦继勋,开宝九年三月,太祖幸洛阳前加封德芳校检太保、贵州防御使,封焦继勋西京留守节度使,再受旄钺,并欲迁都洛阳。)

    (另闻:其他三位夫人:卫国夫人符氏、秦国夫人王氏、颖川夫人李氏)

    (太宗即位,封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兴元尹、校检太尉)

    (薨于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年仅二十三岁,封中书令、岐王,后世帝王加封楚王、加太师、秦王,谥号:康惠--后世称:华王--史书称:秦康惠王/秦王)

    在太祖驾崩后,太宗对于德芳尤爱之,封赏颇多,仍称皇子,并将太祖玉宝赐予德芳,德芳病时太宗前往南宫视疾,但德芳因太祖驾崩之时宋皇后召他之事,及其兄长德昭因言被太宗训斥自杀后,每天惶恐度日,最终寝疾薨,太宗极为悲痛,车驾临哭,废朝五日以表隆重,追封中书令、岐王。

    【德芳的六世孙为南宋第二个皇帝孝宗:赵睿(原名:赵伯琮)--其继位后为岳飞□□冤狱,并主张反攻金国,收复北方故土,岂奈空有壮志君主,却再无悍将。】

    【德芳七世孙为宋光宗:赵惇(孝宗子)   八世孙为宋宁宗:赵扩(光宗子)】

    【赵德芳子嗣】

    长子:高平郡王赵惟叙(字懋功)生于976年,卒于1011年(母焦氏)为人纯厚,谦恭好学,为官谨言慎行,有子两人。(从溥、从贶:另有载名从照)

    次子:英国公赵惟宪(字有则)生于978年,卒于1016年(母焦氏)美丰仪,少颇纵肆,长修谨,好吟咏、善骑射,有子七人。---其五世孙为南宋孝宗皇帝

    (宗室列表:从郁、从式、从湜、从贲;未列:从演、从戎、从戒)

    幼子:南康郡公赵惟能(字若拙)生于980年,卒于1008年(母符氏)为人敦厚,有子两人。(从古、从贽)

    【赵德芳之女】

    兴平郡主:下嫁曹珝;曹珝,曹彬之子,官至内园使,后曹珝坐闺门不肃,秦王女貋也,责授均州团练副使。

    另一女:下嫁潘惟熙;潘惟熙,潘美第五子,官至平州刺史。

    【八贤王故事原型另外两人】

    其一、赵德昭:宋太祖次子,生于951年,字日新,贺皇后子,乾德二年出合,时年14岁,封贵州防御使,开宝六年封兴元尹,太平兴国元年封武功郡王。

    (德昭喜读书,善征战,为人大度,淡薄名利,太祖曾赐予金锏一柄,但其性情刚烈。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一次德昭随太宗出征,因被敌寇冲散,将士找不到太宗,要拥立德昭为帝,但被其喝止,回朝之后,太宗极为不悦,德昭为将士请命封赏,被太宗无端训斥,德昭为此回到府邸引刀自刎而亡,德昭之死令太宗极为意外,伏尸而泣,追封中书令、魏王,谥号:懿,后世追封:燕王)

    其二、赵元俨:宋太宗八子,生于978年,太宗尤爱之,欲其二十再赐封,时人称:二十八太保(但其十二岁时太宗薨)元俨喜读书,善词文作画,事母至孝)

    (元俨广颡丰颐,面容严肃,因此民间流传其威严,均以八大王称呼止孩童哭泣。元俨言行略有放纵,真宗对其甚为不满,仁宗即位后,元俨又害怕刘太后疑心自己夺位,因而开始装疯十余年,直至仁宗亲政才恢复往态。)

    综上,三个历史人物各自的生平经历,与戏剧中【八贤王】的故事相差均甚远,然八贤王却有著三个人的故事,也就是说,【八贤王】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三人的统一。

    【结论】为何最终的【八王爷-八贤王】会是太祖之子赵德芳?

    赵德芳身份特殊,是皇子中生平记录最少、也最为难言的人,在皇位继承中处于微妙的位置,史书竟无其生母记载,对他的死也是记载不明,墓穴所在之处已被毁损,找不到生平的明文记载。

    宋太宗记恨宋皇后,因为她向太祖言立德芳为太子,并在太祖驾崩时召德芳入宫,所以宋皇后死后,太宗不许大臣成服吊唁,也没有安排下葬,更没有使其牌位入放太庙,但却对德芳特别照顾,虽然德芳不明原因的病亡,但其死后的礼仪却是隆重的。(德芳这个人物牵涉到宋初的谜案【金匮之盟】【烛影斧声】)然而德芳之兄和他的叔叔廷美却都遭到不公待遇,死于自杀和贬黜。

    因此百姓对这位“神秘的”皇子赵德芳,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而德芳之兄德昭性情刚烈正直,骁勇善战,又曾被赐予金锏,他被太宗之言逼迫自杀,民间将这种怜悯之情转嫁至德芳身上。

    而赵元俨,虽然被称为八大王,然他是太宗的后代,民间对传闻太宗弑兄夺位之事最为愤恨,所以觉得他的后代不配出现贤德之人。因此,又将赵元俨时代所有的人和事转嫁到德芳身上。

    随着宋朝的谜案、事件等诸多因素,百姓心中期待出现一位有特殊身份地位、又贤明忠直之人,也因为正史中赵德芳的“神秘”给历史上的他留下来诸多可塑空间。(杨家将与八贤王的故事约形成于南宋,南宋时,皇权重新回到太祖一脉,而且皇帝又是赵德芳后嗣子孙,所以对于八贤王的如此塑造,也是常理之中了。)

    于是,这位:大宋开国太祖的皇子,怀抱御赐金锏,仁贤忠勇,敢于直言的【八贤王】赵德芳就孕育而生了。

    【八贤王】赵德芳,也就永远的留在了京戏,电视及民间的百姓心中。

    【历史传闻】

    一、赵德芳应为宋太祖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据《涑水纪闻》《宋人轶事汇编》等载:君倚曰:太祖初晏驾,时已四鼓,孝章宋后使内侍都知王继隆召秦王德芳,继隆以太祖传位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而以亲事一人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医官贾德玄先坐于府门,问其故,德玄曰:“去夜二鼓,有呼我门者,曰‘晋王召’,出视则无人,如是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继隆异之,乃告以故,叩门,与之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敢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隆趣之,曰:“事久将为他人有矣。”遂与王雪中步行至宫门,呼而入。继隆使王且止其直庐,曰:“王且待于此,继隆当先入言之。”德玄曰: “便应直前,何待之有?”遂与俱进。至寝殿,宋后闻继隆至,问曰:“德芳来耶?”继隆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司马光所写:“事久将为他人有矣。”---“他人”意指何人呢?)

    二、据闻:德芳聪颖,待人谦厚,宋皇后尤喜之,尝与太祖言立德芳为太子,太祖以德芳冲年言立太子过早。(也就是说,当时宫中内外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情。)

    三、另,司马光《涑水纪闻》曾有记载:太祖尝谓秦王侍讲曰:帝王之子,当务读经书,知治乱之大体。不必学做文章,无所用也。(宋初侍讲为皇帝和太子讲解经书及政事之人)

    四、□□县所载:华王(赵德芳)曾筑兵镇八角城,受到皇帝褒奖(赵德芳的记录中连生母是谁都没有,也无所做及性情的记载,为何单□□县有此记载?)

    五、《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太宗不欲德芳异其称呼,乃诏太祖子女与廷美子女,均称皇子女。(为何会单记载不欲德芳异其称呼,而使得其他皇子女都如此?)

    六、《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左屯卫大将军从式上其祖德芳所藏玉宝,篆文曰「皇帝信宝」,盖太宗所赐也。(【所藏】和【盖】用得很有意义,也就是说这个玉宝到底是太祖所赐还是太宗所赐很难确定,如果是太宗,那他把这个只有四个字,皇帝用于征兵调员的玉宝赐给德芳用意为何?如果是太祖,那用意更是显而易见。)

    七、《二十四史-宋史》载:太宗在赵德芳病薨后,车驾临哭,废朝五日,谥号:康惠(德昭、廷美均无废朝五日的厚遇,也无双字的谥号,这是否代表了什么?)

    因此,要解开谜案【金匮之盟】【烛影斧声】从赵德芳其人开始也许会有更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