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so,最快更新爱因斯坦传 !
在一幢破旧的小房子里,爱因斯坦住了下来。哈勒先生已经通知他,专利局只要一有空缺,他就可以正式上班,在待职期间,他可以当家庭教师,以此糊口。
首都有的是学生,爱因斯坦有的是物理学。于是,伯尔尼的报上出现了一则小小的广告:“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联邦工业大学毕业。讲授物理课,每小时3法郎,愿者请洽。”
广告吸引的学生寥寥无几,但此时的爱因斯坦已经是一副坦然成熟的心态。一个曾受业于他的学生描述当时的爱因斯坦:“身高约5英尺10英寸,肩膀宽阔,腰稍微有点前曲,棕色的皮肤显得苍白,长着一张引起美感的嘴,上唇留着黑胡,鼻子稍带鹰钩,棕色的眼睛十分明亮,语音欢快,法语发音准确,但略带德语口音。”
我的作文素材
爱因斯坦是个乐观的人,对生活从不抱怨。
1902年3月底,一个应广告而来的学生结识了爱因斯坦,他就是莫里斯·索洛文。
索洛文是罗马尼亚人,他来到苏黎世上大学,同时希望加深自己的物理学知识。索洛文在大学里不仅学了哲学、文学、希腊文、数学、物理学、地质学,还在医学系听课。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可以阐明自然界一般观点的理论物理学。
当索洛文按广告找来时,虽然爱因斯坦是在半明半暗的楼道里迎接他的,可是,爱因斯坦那双大眼睛射出的不寻常光辉使他感到惊讶。
这次谈话之后,两个人进行了长达数年的交流,而且还结下了终身的友谊。几个星期之后,哈比希特也来参加他们的讨论,他来到伯尔尼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
通常,他们都在工余和课后见面,每到这时候,他们不是在一起散步,就是在某个人的寓所聚会、座谈并一起大量阅读。他们不仅研究过斯宾诺莎和休谟的一些哲学著作,还拜读过马赫、阿芬那留斯、毕尔生的新著,就连安培的《科学的哲学经验》、黎曼的著名演讲《论作为几何学基础的假设》、戴德金和克利福德的数学论文、彭加勒的《科学的假设》都涉猎过。他们经常会就某一页、某一句话引起争论,有时候争论会持续到深夜,甚至一连几天都在争论。
在米列娃搬来之前的日子里,朋友们都是在一起吃饭的,午餐通常都是一些灌肠、干酪、水果和加蜂蜜的茶之类的东西。由于授课收入低,爱因斯坦经常会开玩笑说:或许自己沿街串巷演奏小提琴会更好些。不过,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他们还是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团结、友爱、共同的兴趣、思想,使他们三个人心心相印,他们干脆为这个三人世界起了个名字:奥林匹亚科学院。
我的作文素材
精神的欢悦与物质的贫困间的反差越大,往往越容易产生奇迹。
三人世界形成后不久,奥林匹亚科学院又增加了新的成员,一个是爱因斯坦的同事,意大利人、工程师贝索;还有一个是爱因斯坦的妹妹玛雅的丈夫泡利·温德勒。
贝索是在1904年由爱因斯坦介绍进入伯尔尼专利局的,每天他们两人都一起工作,一起下班。贝索在哲学、社会学、医学、技术、数学和物理学方面的渊博知识,使爱因斯坦有了与之共同探讨各种新思想的至朋好友。爱因斯坦后来说过:贝索是他在全欧洲都找不到的“新思想更好的共振器”。
每当清晨来临的时候,几个年轻人就会一起走进小饭馆,喝过咖啡,大约9点钟以前才下山。有时候,他们会徒步到20公里外的图恩城去。他们置身于阿尔卑斯山脉之中,会一起谈起地球的历史、山脉的形成等地质学问题。此时的爱因斯坦,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深深的思考中。
我的作文素材
爱因斯坦的思考无处不在。
不久之后,奥林匹亚科学院变成了家庭沙龙,经常会有一些代表科学技术未来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高谈阔论。
其实,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学科也是没有边界的,这种民间的互动式的交流,常常会触发突如其来的灵感。他们在这里提出问题,探讨、争吵、辩论……许多奇思妙想,或被推翻,或被认可,或被发展……爱因斯坦的思路被打开了。
在对相对论研究论证的过程中,爱因斯坦完成了一些由相对论衍生出来的论文。
有一天,格罗斯曼来了,两个老朋友在客厅里无所不谈。
格罗斯曼慢慢地翻着爱因斯坦的手稿。他突然盯住一沓手稿看了好久,惊诧地说:“老朋友,你已经进入了量子理论的范畴,提出了光量子的假说,这可是当前的尖端学科呢!”
“哪里呀,这是论证相对论所必需的,”爱因斯坦淡淡地说,“这能解决光能、电能互相转换的问题。”
我的作文素材
爱因斯坦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从来不居高自傲。
“爱因斯坦,你赶快整理一篇论文交给我。”格罗斯曼说,“学校正为申请博士学位的论文水平太低而头疼呢,你却把这些手稿随意放在茶几上。快一点,下个月学校就要举行博士论文答辩会了。”
“这有意义吗?不过我遵命。”爱因斯坦笑笑说,“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1905年4月,在坚冰消融的日子里,苏黎世瑞士联邦工业大学的第一学术厅里,几排座位上坐的都是一些学界的巨头。校长赫尔泽克先生也来了,他为自己当年慧眼识人才,指点爱因斯坦完成了学业而无比欣慰。
爱因斯坦提交给母校的博士论文是《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这个题目就像他本人一样朴实。在纯学术领域,从理论到理论的论证,往往要通过漫长的时间考验才能体现它的指导意义。而爱因斯坦的论文,不仅有关于学科发展的论述、有假说,还有能量转换的论证。这就是说,一旦投入运用,很快就会让社会产生巨大的财富。
评委们都很兴奋,这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优秀博士论文,而论文的作者,就是本校的学子。所以,当爱因斯坦走上答辩论坛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切如愿以偿,爱因斯坦拿到了博士学位,是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的。
我的一句话感受
爱因斯坦并不居高自傲,他与朋友的交流给他带来了灵感,也正是朋友发现了他的价值,虽然这是他自己没有觉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