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制造 > 第十九章 平辽三策

第十九章 平辽三策

笔趣阁 www.bqg.so,最快更新大唐制造 !

    晓色朦胧,今日定是一个震惊大唐的日子!

    “慢点!别给弄坏了!看你那毛手毛脚的样,这可是宝贝疙瘩!好了,好了,就放在这,对,对!”

    这群傻蛋,竟然*的手就帮我搬弄我的宝贝疙瘩!天啊!要是短路了咱找谁去哭啊!

    ……

    不对!

    今天宣政殿上情况不对劲,看来咱得静观其变才行。睍莼璩伤

    “高句丽屡屡犯我河北道诸州,难道诸位还不允许朕征讨之!”

    原来前不久高句丽有南下侵扰河北道营州等地,烧杀抢虐,这不,此刻的老爹太宗皇帝正在气头上,你想啊!老爹是谁?那可是‘天可汗’,何为‘天可汗’那就是全天下的可汗,你一个小小高句丽屁大的地方,他妈的还尽给老子惹事,不给点颜色看看你还真以为我‘天可汗’是闹着玩的啊!

    要说这高句丽,还真是块狗皮*药,扯也不是不扯也不是,想那大隋年间,三征高句丽,结果倒好,没把小小高句丽踏平,反倒大隋把自己给耗空了,要不大唐也没有这么快建立,硬要是说的话,其实这高句丽还应该是大唐建立的大功臣,当然此一时彼一时,功臣归功臣,你也不想一想现在这是谁的天下?那是大唐的!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陛下若是此时征讨高句丽,必当重蹈先朝炀帝的覆辙啊!”

    一个黑瘦老者竟是当堂叱喝,竟然还把我们伟大的太宗皇帝比作那昏君杨广!靠!这胆够肥!

    要问这是谁?除了‘铁胆’谏臣魏征之外,还有何人有这般胆识!

    龙有逆鳞,触之则死,应该值得庆幸的是老爹太宗皇帝是个难得的明君,要不然魏征就是胆子再肥,怕是早就成了冢中枯骨,史上最多留下一个忠臣,而不是谏臣!因为一个谏臣的存在关键不在于谏臣自身,而是在于所谏之人他到底让不让你活着谏。

    不过这次皇帝老爹好像气的不轻。

    “哼”的一声却是拂袖离开含元殿,折进内殿而去。

    “哎,这…….”

    皇帝都走了,朝臣们还留着干嘛,一个个却是相继离去,不过殿上却还是剩下几人,秘书监魏征、宰辅长孙无忌、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兵部尚书侯君集、并州总管曹国公李绩、右仆射李靖、宋国公萧瑀等人。

    任城王本想离去,却是本我一把拉住,哼,小样,本殿下没走,你走什么!

    “任城王叔,何必这么急着离去呢?”

    ……

    “各位,陛下在紫宸殿等着各位呢!”

    到底要不要去呢?此时此刻,我竟是有种不想去的感觉,而且这感觉竟是越来越强烈,是不是留下来错了呢?好吧!反正老爹又没叫我,咱回去就是,以后的日子还长呢!

    “咦,蜀王殿下这么急着去什么地方啊!陛下紫宸殿议事,既然殿下还没有离去,何不一同前往?”

    一个万恶的声音响起,长孙无忌?!

    难道老子真的和你有仇,历史记载吴王李恪就是死于长孙无忌的诬陷,而当初太宗皇帝准备立李恪为太子时也是长孙无忌反对,你说反对就反对吧,竟然还在太宗皇帝死后还要找机会弄死李恪,看来这仇还真是不简单啊!

    哼!不过想摆老子一道,老子也不是好惹的,紫宸殿就紫宸殿,谁怕谁啊!

    此时的皇帝老爹正坐在殿上,一脸铁青,而一旁站着的竟然是长孙皇后,却是一脸的憔悴。

    难怪历史记载贞观十年,长孙皇后便是病逝,你想啊!身旁有这样一代大帝,整日为其操心,再加上那两个明争暗斗的儿子,这生活能消停吗?

    “各位都来了啊!”

    “咦,三郎,你来有何事啊!”

    对于自个这个皇帝老爹,说句实在话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人家是皇帝,说不好一刀下去就没了,那管你是什么穿越不穿越的啊!

    “陛下!蜀王只因在殿中慢走了些,却是被长孙大人叫到此处。”

    哈哈!还是李胖子够义气,不愧是咱老李家的人!

    对于李道宗这么一说,皇帝老爹也没有继续问下去了,目光却是转向众位朝臣。

    “诸位,今日大殿之上是朕急躁了些,在这里却是向各位陪个不是!”

    明君果真是明君,连道个歉都这般有气势!

    “各位,既然大家不同意目前打高句丽,那各位不妨各抒己见!”

    “陛下!如今西北战事暂停,然北地任有东突厥余孽,更兼薛延陀诸部不稳,西突厥、吐谷浑、吐蕃,这些年也是虎视端端,若陛下此时征讨高句丽,怕是对我大唐不利啊!”

    说话的是李绩,大唐罕世良将,贞观四年随李靖征讨西突厥,俘获吉利可汗,如今为并州总管。据史记载李绩镇守并州十六年,无人敢犯。

    “嗯,懋功说的不错,朕却是疏忽了。”

    “陛下,前些年征讨突厥,如今却是国库空虚,需等时日,待国库盈满之时,方可出击啊!”

    ……

    这些家伙还果真厉害,难怪大唐前期这般强势,名将辈出,安能有不强之理!

    “陛下!蜀王殿下素有才学,前日那句‘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臣脑海至今是荡气回肠啊!不如让蜀王殿下来谈一谈有关征讨高句丽的见解如何?”

    又被摆了一道,长孙无忌,你还真是得理不饶人啊!

    难道真的是欠你钱没还吗?高句丽,不就是后世的辽宁、朝鲜一带吗?老子没去过可不代表咱没有看过电视,电视知道吗?想你也不知道。

    不过要说这个,这谁怕谁啊!

    “父皇,儿臣认为时近深秋,草枯水冻,一旦一时攻克不下,则恐士马难以久留,因而儿臣实不赞同父皇此刻出征高句丽!但高句丽欺我大唐,为我边患,儿臣以为一旦时机成熟,便可直取高丽皇城!”

    “哦,三郎继续说来听听!”

    很显然父皇起了兴趣。

    “父皇,对于高句丽,儿臣想为父皇献上三策!其一为疲敌之策,高句丽乃是小国,其地处寒地,只要我大唐派军驻守辽东要地,坚守不出,只派小队人马在农耕时节骚扰其耕种,便可使其国内顾不上耕种,到时必将是国内粮食匮乏,到时我大唐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此话一出,却是议论纷纷,虽说众人无不喝采,但更也是在暗骂老子为人太过阴毒,哼!无毒不丈夫,你也不看太宗皇帝怎么当皇帝的!

    “其二为纵横之策,战国时有苏秦、张仪纵横之策,如今辽东地区,有高句丽、百济、新罗三足鼎力,而百济一向与高句丽靠近与我大唐为敌,反观新罗则是向我大唐,父皇不如连新罗以破高句丽!“

    “其三,强我之策,北方之地寒冷,而皮袄对于军队装备太过昂贵,而儿臣闻西域之地有一物名为‘棉花’,此物若是制成衣物则可抵御寒冷,为将士提供冬季保障。”

    话一说完皇帝老爹竟是高兴的从龙椅上跳了起来,鼓掌称是。

    “哈哈!三郎不愧乃是朕的儿子!此三策真乃平辽之良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