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www.bqg.so,最快更新网络母题: 戏剧影视文学的网络小说改编研究 !
透过虚拟世界看人性成为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所聚焦并阐释的主题。一方面,将现实的网络生活作为影视作品的表现内容,体现出其迎合市场需求,走商业化道路的需要。同时促使人反思在互联网风行的时代下社会群体中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并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被颠覆的道德伦理观。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提供平等的交流平台,也就使其成为多元文化接触和融合的社会化产物。因此,形成其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不仅影响着当下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也在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影视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网络文化现象,让我们再次重视互联网的存在与发展。
有数据统计,以5000万人作为一种传媒的推广人数目标,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用了15年,然而因特网却仅仅用了5年的时间。从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开始由单纯的科研网络转变为世界性的商业网络,时至今日,已经形成所谓的“e社会”。人们不仅仅被网络中的海量消息、最新资讯等席卷,更是在其提供的“e社会交往”中获得更大的交流空间与交流权利。传播受众不必彼此面对、彼此相识,即可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形成了多元化的话语景观和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电影作为一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之一,将网络元素搬入影片,结合人的当下生活,讲述有关人性的故事。在影片《网络杀机》中,导演讲述了一个网络点击率杀人的故事。前不久,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回归现实主义题材,完成新作《搜索》——讲述一个女孩在网络语境下结束生命的故事。无论是美国的《网络杀机》还是中国的《搜索》,导演都将**裸的真实搬上银幕,故事悲剧的诞生是因为互联网——这个话语自由的温床,而推波助澜的是受众的传播行为。在影片中,我们亲眼见证互联网慢慢蚕食私人空间,给观众留下一串关乎网络文化的思考。
一、好奇心作祟,窥视欲膨胀
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人性之一。人面对新鲜事物总会充满猎奇心理,探究其来龙去脉。而网络对于人们而言,也可谓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虚拟世界中,各种的不可知与可能性大大刺激了受众的猎奇心理。窥视人的**生活成为网络受众乐此不疲的事情之一。正如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人类发明中最令人震惊的间谍机器则是网络(指FACEBOOK)”。电影作为现代传播媒介之一,其实也在利用电影受众的窥视欲。而电影导演则是更为高端而隐秘的偷窥达人。电影受众在观影过程中享受到感官刺激,通过窥视行为获取视觉快感,释放压抑在内心的**。而《搜索》和《网络杀机》两部影片,以电影形式表现网络窥视,“影片内容中的网络受众窥视+影片播放时的电影受众窥视”——双层的窥私**将情感释放至最大化,无疑是对受众们的极大讽刺。在《搜索》中,叶蓝秋知道自己得了不治之症之后,因为心情极度恶劣,而没有给老人让座,其实如果是知情者自然会给予理解和同情。然而,当感性战胜理性时,叶蓝秋则是以较为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命运对于自己的不公——拍拍自己的大腿让老大爷坐在上面,激起众人之怒。更为巧合的是,这一举动被初出茅庐、期许努力获得电视台转正的实习记者杨佳琪用手机记录下来。其实,用手机视频记录事件的表现方式已经为后面疯传网络视频埋下伏笔,暗示现代传播媒介操控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影片中,网络视频的疯狂转载,不仅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叶蓝秋的抨击,也恰恰改变了一个绝症女孩的命运。在最后7天的短短生命中,她得不到安歇,走到哪里都有人认出她、抨击她甚至是诋毁她。社会的不认可反而比病痛的折磨来得更为让人绝望。
当叶蓝秋在酒店宾馆打开门的那一刹那,不再是影片开头出现的那个美丽自信、干练端庄的高级秘书,而是蓬头垢面、萎靡不振的心理病人。我们不禁发问,是什么驱使网络受众将谩骂与谴责施加于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在网络的自由语境下,人们肆无忌惮地宣扬自我观点,毫无节制,甚至是夸大言辞。侵入他人**禁地,以至于在《搜索》中,几乎每个人对叶蓝秋的身世、工作、学习、感情背景等了如指掌,连身份证也被公之于众。一切来得太为**,最终导致一个本来就生存无望却还得不到社会安抚与祝福的女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美国影片《网络杀机》中也同样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但是,故事设置比《搜索》来得更为猛烈、深刻与发人深省!欧文本身是一个因传播媒介直播父亲自杀而内心受伤以致畸形变态的男孩。
资质聪慧的他以反网络侦查的黑客手法建立杀人网站。其行为本身对国家网络侦查机构已经构成窥视。而其建立的杀人网站因为直播杀人过程而又一层地遭遇网络受众对于事件发生的窥视。导演更为戏谑地让政府出面利用电视新闻广而告之杀人网站利用点击率杀人,请勿登录。然而,越是宣传禁止,越是激起人们的好奇心。窥视欲在不断膨胀,受众疯狂点击网页,留下评论,使网站本身获得高点击率。
而点击率越高人质被杀的时间也就越快。因此,与其说是变态者杀人,不如说是变态者以极高的智慧利用人们与生俱来的窥视**间接地杀死一条条的人命。两部影片的导演虽来自不同国家,在故事阐述与表达上也存在东西方思想差异,但是,两部影片都展现了窥欲膨胀,网络致死的事件。对**进行公共式的传播,困扰必然,甚至夺人性命。
二、从众参与,游戏人生
所谓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马克思说过,“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每个人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从心理上而言,孤独是个体认识到其期望达到的和实际达到的社交网络模式存在差距而产生的不愉快体验。每个人都害怕孤独与被孤立。从众参与所表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渴望交流、沟通、融入群体的急切期望。
因此,在大社会群体中,为获得个体存在感,缩减自身期望与现实社交网络模式间的差距,个体通常会产生盲目从众与跟风参与的心理。同时,由于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其受众年轻化,也就意味着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大多为青年人。他们热衷于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事物。网络的自由发言权和匿名性大大激增了他们对社会不公、焦点事件的强烈的批判思想,付诸行动就是发表言论并传达个人理念。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从手机网民学历对比来看,中低学历群体所占比例更大,初中和高中学历的手机网民所占比例较总体网民在该年龄段的比例高出2.3个百分点。因此,这绝大部分的非意见领袖的众多网民则成为“易感染人群”。他们在网络的激烈言语下容易失去自我的理性判断和分析,他们接受来自意见领袖的暗示,便会一味地跟风,盲从参与,将事件以极速发展的态势蔓延下去,网络受众在虚拟世界中着实痛快淋漓地撒了一回野。网络评论的非实名制特点,促使人们在不负责任心理下,宣泄原始本能冲动,也就激增了受众对于参与事件的游戏感。现如今,生活节奏加速,城市中生存压力加剧,现实生活的条条框框枷锁着人们的行为。因此,由陌生人组成的网络世界便成为释放压力、寻求娱乐的最好入口。人们“凑热闹”地围观事件,甚至是推波助澜导致事件恶化。对于自己的言论毫无责任意识,此种情形下,“跟从”便成为悲剧。在《搜索》中,网络受众没有探究叶蓝秋行为的根源,也没有深挖事件发生的缘由,只是一味地跟帖、刷屏,形成“蝴蝶效应”,碎片式信息汇集成强大的“信息流”,最终导致事件扩大和恶化。从视频流出,经网络强推、转载,受众范围迅速变广。叶蓝秋在给房东打电话退租时,明明连钥匙都要邮寄给房东,却反被房东安慰道“叶小姐,网上的事情不要放在心上”。可见,我未曾谋面,便知你发生什么——这“功劳”非网络莫属。在陈若兮网络搜索关键字“墨镜姐”时,镜头给以特写,网络刷屏足以表现网友的盲从参与之嫌。导演运用特写镜头将网友留言展现在银幕上,“排队坐墨镜姐大腿”“哪路车的事儿啊?我愿意去坐她大腿。”“大家一起发动网络力量,人肉丫的!”“这女的素质真TMD差!”等。调侃的语调,戏谑的言辞,泄愤的心理,网友们关心的不是为什么她要让老人坐大腿,而是通过语言调戏甚至是攻击,获得个人快感的愉悦,心理的宣泄。网络暴力之味也油然而生。在《网络杀机》中,受众的行为更为人所震惊。网友的每一次留言都会帮助变态杀手将人质杀死。在第一次虐猫之后,终于将目标定为活生生的人。而面对被捆绑的渐渐死去的人质,网友纷纷留言,镜头特写中可以看到“我笑倒在地上打滚”“谢谢你们共襄盛举”“好戏在后头”等字眼,触目惊心!导演将杀人网站的页面设计得和网络游戏界面颇有几分相似,增强了事件本身的游戏感。每个留言或者在观看的网民,面对此种利用现代媒介杀人的新“戏法”无动于衷,反而将其作为一场现场直播的游戏,暗示了网民参与时的娱乐心态。匿名发帖,冷血旁观,**地展现了人性中被压制的阴暗面。
三、疏而不漏的“碎片式”传播
近些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微博、BBS、SNS等网站也迅速更新、优化,进一步使人与人之间信息共享、互通有无的便利性加强。由于受众范围越来越广,在网络空间中呈现出“部落式”、“群聚式”的集合状态。虚拟世界编织的巨大的网状图将人际关系紧密、高度地黏合在一起。网上的海量信息不再是“一对一”、“一对多”的模式,而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因此,在整个传输信息的过程中,受众成为传媒终端。秉着“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原则,每一个人都接收信息,同时每个人都又承担着信息源的角色,根据个人需求发布消息。由于处于网络群落大环境中,个人通过不同渠道获得多种信息,因此,无法占据主导地位,只能建立零散的空间,从而消解了传统媒体构建的信息世界。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过程,在这里,没有信息的中心,没有占主导的媒介,每一个媒介在发挥自身价值的作用下将信息粉碎成各种形式。碎片式的信息没有固定主题和目的,更多的是提供给人便捷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有效快速地传达个人感受的渠道以及发表自由言论的空间。由于碎片式信息的“去中心化”特点,因此它更具有广泛性、普遍性、平民性,有利于形成“舆论洪流”。虽然碎片式信息是不完整的、片段式的消息,但是,经网络各群落中传播,受众在“舆论洪流”中各自对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补充、整合,最终发布意见性信息,从而像滚雪球一样,使本源信息越来越完整。甚至当关键信息拼凑在一起时,所呈现的整体面貌更为立体、清晰。然而由于碎片式的传播提供的信息本身是只言片语,因此使接收者停留关注的时间大大减短,削弱了有力地深度挖掘,甚至有些虚假信息误导受众,使谣言泛滥。这种流于表面的信息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人内心的浮躁和迫切需要宣泄的情绪。在碎片式信息中,人的感性直觉大大超过理性思考,对只言片语的信息描述做出当下评判,盲目地发表感受性、意见性话语。而针对事件当事人的评论,碎片信息的提供者反而承担起堆砌“**金字塔”上的每一块砖石的角色。感性的言论,发泄的情绪,贪图一时娱乐,“碎片信息”的集合地便易成为“情绪的自由市场”。在电影《网络杀机》中,第一次虐猫事件只是为后面主人公网络杀人埋下伏笔。当第一个人质在众目睽睽的网络直播中等待死亡时,导演有意插入两位扮演FBI的主人公(男,格里芬。女,詹妮弗。)的对话。
格里芬:(格里芬递给詹妮弗搜查的资料)“我们搜索了所有新闻群组,聊天室、部落格、网站以及论坛,关于‘一起来杀人’的帖文,这应该是第一篇。早在该网站架设前,就如垃圾信般散播了。”
詹妮弗:(詹妮弗手里拿着资料,读着上面的字)“‘猫踏进粘鼠板’,还真讽刺,‘一起来杀人.com即时播出’。超酷!快来看!”
中景。两人对话,摄影机移动。
特写。詹妮弗触碰鼠标的手。
摄影机上摇,特写拍摄电脑屏幕。屏幕中杀人网站页面显示,受害人正在痛苦地挣扎,屏幕右方是时时刷新的网友留言。
中景。两人对话,表现杀人网站点击率继续增加。
特写。屏幕中电子数字在飞速增长。
在这一场戏中,幕后黑手通过侵入他人账号,在网络中的部落格、聊天室等“受众部落”发布消息。消息的散布成根状式发展,而非树状式。信息中心无法界定,因为凶手是通过网络中的一个一个零散的圈子组成零散空间来发布消息,消息最终也就像“垃圾邮件”般广泛传播。每一个接收邮件的人既是传播终端又是传播发射器,将信息转发,从而使得“杀人网站”受众群扩大,知名度增加。刺激人们的窥视欲、好奇心,进而登录网站,在围观中“成功”地将一个个人质置于死地。
在《搜索》中,碎片式信息传播的现象更为显著,网络中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事件的参与者。陈若兮将“叶蓝秋事件”登在的头版头条,通过网络强推,吸引受众眼球。与网编思文的聊天中,其回应道“坛子里已经雷倒一大片了”“墨镜姐肯定能火”。从网编思文的话语着实已经看出“网络部落”中“多对多”模式所形成的强大的“话语集群”效应。镜头特写中出现的都是“一句话的”“碎片式”的意见性评论,多为对事件表面现象做出的情绪化的言语发泄。特别是心机二秘在网上爆料了叶蓝秋的真实身份之后,网上铺天盖地地开始人肉。网友搜集的信息集合,越来越完整、全面、清晰。影片中,叶蓝秋企图逃离舆论漩涡而孤身深锁郊外宾馆,导演利用声画对位将她绝望的、无奈的、不知所措的心情外化。从她打开电脑的动作开始,导演将镜头对准电脑屏幕给予长达17秒的特写。网友的诋毁,毫无善意的PS图片,身份证信息的曝光……所有的信息塑造了活在网络语境下的邪恶的叶蓝秋形象。每一秒钟的镜头都触目惊心。之后叶蓝秋的人物行动设计也十分极致。她踉踉跄跄地跌倒在行李箱边取出救命药,却无法吞咽以致呕吐。电脑上的网络恶搞视频还在以惊爆其**而大播特播。一面是来自身体上的病患——生理上的伤痛。一面是来自网络的非议——心灵上的绝望。为影片结尾叶蓝秋最终做出结束自己生命的选择设下自然的铺垫。
四、集体无意识与道德坐标的碰撞
“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网络的虚拟、开放、多元以及平民化等特质决定了它的双向交流性。它将现实生活中毫无关联的众人集结网罗在一起。在这个虚拟平台中,没有明文规定的纪律,没有领导群体的组织,但具有相同属性的人不约而同地集合,约定俗成地共同完成一次次“使命”。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的群居性行为就决定了个体必然要符合整体文化,脱离群体则可能将会视作异类,招致责难。群体中的各成员间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大部分体现在心理方面。个体归依于群体中,使个体产生归属感、认同感,从而大大消解了心理上的孤单与无力感。而网络相对于现实生活,无需面对面的交流,那么网络个人的身份识别在渐渐消解,自我个性与才智大大削弱,易于随波逐流。因此,群体中的个人犹如温水中的青蛙,很难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行为。我们不能否认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意和道德走向,但是人们在匿名制的网络中丧失判断力,从而发生非理智行为也有存在。现实中的个人与网络中的自我极具反差,冲击强烈。正如勒庞所说“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集体无意识就是在个体和集体文化的同化中发挥作用,影响个体行为。人所创造的现代文明反过来压抑人性的强大力量。在电影《搜索》中,大部分网民随波逐流,跟着主流传媒的舆论步伐,保持着责骂的批判队形对待叶蓝秋。其中,最为讽刺的是陈若兮去采访叶蓝秋的老师一场戏。老师在镜头面前讲了一大堆的道理,但言语中还是夹杂着曾以叶蓝秋为荣的自豪感。然而,在群体持批评态度的大环境下,老师纠正说“叶蓝秋曾经是我们的骄傲,哦,但是,今后不会再是了”。表示出对叶蓝秋的失望之情。当个体置于群体文化的压力下,个体行为的不妥协代表着背叛和孤立,必然引发个人焦虑。叶蓝秋曾经是个满身闪光点的人,而现在却沦为一个社会的道德败类。人们口诛笔伐,相互感染,手握道德批判的武器,肆意砸鸡蛋、扔砖头。但是,回到现实中,他可能就是一个正襟危坐的君子。在影片中,沈流舒的二秘就是典型。她在网上散布叶蓝秋的真实信息,言语不善。回到现实生活中,她却是个满面笑容甚至有点天真可爱的老板秘书,真可谓是“网络暴民”和“生活良民”的矛盾纠结体。同样,在《网络杀机》中,杀人犯是个网络杀人的残忍凶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沉默寡言、不善交际。网友针对网络杀人手法留言、评论、彼此交流。留言中,有网友对杀人事件进行道德批判,但是,其内心的道德审判又与自身登录网站帮助杀人的行为极为矛盾。一面是从众的登录网站,一面是内心的道德煎熬,双面拷问着人性。无论是《搜索》还是《网络杀机》都在启示人们重新审视我们对无意识的思考。对于不道德的谴责是必要的,但是应当引导受众的是从“碎片式”片段语言中消解偏见,回归到道德的正途上。